银杏叶制剂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研究

银杏叶制剂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研究

ID:34333141

大小:55.9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5

银杏叶制剂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研究_第1页
银杏叶制剂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研究_第2页
银杏叶制剂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研究_第3页
银杏叶制剂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研究_第4页
银杏叶制剂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银杏叶制剂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银杏叶制剂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研摘要:目的观察银杏叶制剂在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作用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14例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7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107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制剂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①对照组患者的血浆黏度为(6.01±0.21)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3.56±1.14),红细胞变形指数(0.58±0.05);试验组的血浆黏度为(5.17±0.13)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5.09±0.78),红细胞变形指数(

2、0.97±0.06)。银杏叶制剂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联合应用降压药、抗炎药、抗凝药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除常规治疗措施以外,静脉点滴银杏叶制剂注射液,每20〜25mL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1次/d。1个疗程为10〜15d,治疗3个疗程[5]。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1.3疗效标准①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并进行统计,包括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②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

3、度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恢复90%〜100%o显效:神经功能缺损恢复45%〜90%。有效:神经功能缺损恢复18%〜44%。无效:神经功能缺损恢复17%以下,或不恢复。总有效率为基本治愈、显效和有效之和。1.4统计学处理统计学软件为SPSS15.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有显着性差异。2结果2.1比较两组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对照组的107例患者常规治疗后,血浆黏度为(6.01±0.21)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3.56±1.14),红细胞变形指数(0.58±0.0

4、5);试验组107例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为(5.17±0.13)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5.09±0,78),红细胞变形指数(0.97±0.06)。银杏叶制剂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2比较两组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对照组的107例患者,基本治愈占15.0%,显效35.5%,有效34.6%,无效15.0%,总有效率85.0%;试验组107例患者活银杏叶制剂治疗后,基本治愈占19.6%,显效34.6%,有效42.1%,无效3.7%,总有效率96.3%。对照组的总有效明显低于试验组

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O3讨论银杏叶是银杏的干燥叶,主要包含多糖类、黄酮类和菇类等化合物。有文献报道,银杏内酯B可以减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素A2的增加,从而降低血浆黏稠度[6]。此外有研究揭示,银杏叶提取物可降低神经细胞内钙离子的超载,抑制谷氨酸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提高神经细胞的存活率[7]。为了研究银杏叶制剂在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作用,选取214例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试验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制剂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分析统计结果我们得出结论:对照组的患者常规治疗后

6、,血浆黏度(6.01±0.21)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3.56±1.14),红细胞变形指数(0.58±0.05);试验组107例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为(5.17±0.13)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5.09±0.78),红细胞变形指数(0.97±0.06)。银杏叶制剂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常规治疗后总有效率85.0%,试验组患者活银杏叶制剂治疗后总有效率96.3%;对照组的总有效明显低于试验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总之,银杏叶制剂治疗后可显著改善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情况,提高

7、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综上所述,银杏叶制剂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确切,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利于患者的恢复。参考文献:[1]刘绛云,陈炯华•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药药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1):2858-2860.[2]吴铁良.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多元治疗的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9):5-6.[3]李凤,李小刚.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治疗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3):29-31.[4]张春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脑屏障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