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植骨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

开放植骨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

ID:34333909

大小:3.59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3-05

开放植骨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_第1页
开放植骨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_第2页
开放植骨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_第3页
开放植骨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_第4页
开放植骨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开放植骨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目录中文摘要⋯⋯⋯⋯⋯⋯⋯⋯⋯⋯⋯⋯⋯⋯⋯⋯⋯⋯⋯⋯⋯⋯⋯⋯⋯⋯⋯l英文摘要⋯⋯⋯⋯⋯⋯⋯⋯⋯⋯⋯⋯⋯⋯⋯⋯⋯⋯⋯⋯⋯⋯⋯⋯⋯⋯⋯4研究论文CIP2A与e-Myc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前言⋯⋯⋯⋯⋯⋯⋯⋯⋯⋯⋯⋯⋯⋯⋯⋯⋯⋯⋯⋯⋯⋯⋯⋯⋯⋯⋯8一甘Ⅱ舌⋯⋯⋯⋯⋯⋯⋯⋯⋯⋯⋯⋯⋯⋯⋯⋯⋯⋯⋯⋯⋯⋯⋯⋯⋯⋯⋯材料与方法⋯⋯⋯⋯⋯⋯⋯⋯⋯⋯⋯⋯⋯⋯⋯⋯⋯⋯⋯⋯⋯⋯⋯⋯8结果⋯⋯⋯⋯⋯⋯⋯⋯⋯⋯⋯⋯⋯⋯⋯⋯⋯⋯⋯⋯⋯⋯⋯⋯⋯⋯..17附图⋯⋯⋯⋯⋯⋯⋯⋯⋯⋯⋯⋯⋯⋯⋯⋯⋯⋯⋯⋯⋯⋯⋯⋯⋯⋯..20附

2、表⋯⋯⋯⋯⋯⋯⋯⋯⋯⋯⋯⋯⋯⋯⋯⋯⋯⋯⋯⋯⋯⋯⋯⋯⋯⋯..26讨论⋯⋯⋯⋯⋯⋯⋯⋯⋯⋯⋯⋯⋯⋯⋯⋯⋯⋯⋯⋯⋯⋯⋯⋯⋯⋯..28结论⋯⋯⋯⋯⋯⋯⋯⋯⋯⋯⋯⋯⋯⋯⋯⋯⋯⋯⋯⋯⋯⋯⋯⋯⋯⋯..30参考文献⋯⋯⋯⋯⋯⋯⋯⋯⋯⋯⋯⋯⋯⋯⋯⋯⋯⋯⋯⋯⋯⋯⋯⋯..3l综述CIP2A与肿瘤的关系及其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34致谢⋯⋯⋯⋯⋯⋯⋯⋯⋯⋯⋯⋯⋯⋯⋯⋯⋯⋯⋯⋯⋯⋯⋯⋯⋯⋯⋯⋯..45个人简历⋯⋯⋯⋯⋯⋯⋯⋯⋯⋯⋯⋯⋯⋯⋯⋯⋯⋯⋯⋯⋯⋯⋯⋯⋯⋯..46中文摘要开放植骨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

3、疗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外伤后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对于创伤外科医师来说依然是不小的挑战。治疗时既要考虑病人的全身状况(如年龄、营养状况、是否合并慢性疾病、是否吸烟等),也要考虑伤口局部情况(如骨缺损的部位,长度,软组织血运状况等)。广义上的骨缺损是指任意骨骼结构的缺失,但同时缺损周围有软组织存在。本文所研究的骨缺损是指经过手术固定后不能自行愈合的,必须经过植骨等进一步治疗。因骨缺损发生几率相对较少,故很难得到很高水平,系统明确的治疗方案。其中,只有综合、仔细考虑患者及手术的综合因素才能得到

4、有效的治疗方法。比较应用开放植骨与开放植骨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治疗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胫骨创伤性后感染性骨缺损15例。其中,使用VSD治疗组8例,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17—57岁,平均30岁;致伤原因:交通伤5例,砸伤1例,爆炸伤1例,高坠伤1例;受伤部位:小腿近端3例,远端5例;按Gustilo分型:ⅢA型5例,ⅢB型3例;4例合并脑外伤,3例合并胸腹部外伤,l例合并全身多发骨折。未使用VSD治疗组7例,男性6例,女性l例:年龄16岁.

5、48岁,平均29岁;致伤原因:交通伤4例,高坠伤1例,砸伤1例,高坠伤1例;受伤部位:小腿近端4例,远端3例;按Gustilo分型:ⅡIA型5例,ⅡIB型2例。15例患者均在24小时内赶到医院并急诊手术,在清创后均有遗留不同程度的开放骨缺损或骨外露,骨缺损长度为1.5cm-Scm(平均2.7cm),皮肤缺损面积为5cm*6cm一15cm*30cm。术前常规细菌培养加药敏。行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在术后2.3个月将钢板取出,清创后改为外固定。其余病例经多次清创和植皮后创面稳定,仅留有需行开放植骨的骨缺损创面。当

6、骨缺损区域完全被新鲜肉芽组织覆盖后,采用自体髂骨开放植骨,将所取髂骨剪成火柴棒样骨条填入骨缺损区,并轻轻压实。根据创面不同处理方法将15例患者分成两组,A组在末次清创后和开放植骨后使用VSD做创面引流,B组在清创和植骨后采用常规换药。中文摘要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最后一次清创至植骨时间、植骨区肉芽组织完全覆盖时间、创面愈合时间、骨缺损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清创次数、多重耐药感染例数。结果:15例患者术后行12个月至26个月随访(平均17个月)。统计数据为(见表2):最后一次清创至植骨的时间A组6_8天(平均

7、6.8天),B组9—18天(平均15.14天);植骨区肉芽组织完全覆盖时间A组11一19天(平均15天),B组18—29天(平均24.58天);创面愈合时间A组5.5—10周(平均7.61周),B组9—18周(平均12.83周);骨缺损愈合时间A组14—57周(平均33.38周),B组28.54(平均36.38周);总住院时间:A组5一12周(平均6.43周),B组7.16周(平均11.04周);清创次数A组2叫次(平均2次),B组2.5次(平均3.3次);伤口多重耐药感染率:A组0例,B组5例;术后并

8、发症:A组有3例,B组有4例并发外固定针道感染,经有效抗炎后得到控制。Paley评分A组优4例,良3例,可1例;B组优3例,中1例,可2例。对比结果:使用VSD治疗组在最后一次清创至植骨的时间、植骨后到软组织覆盖的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要明显快于未使用VSD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