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

中考历史总复

ID:34337231

大小:42.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05

中考历史总复_第1页
中考历史总复_第2页
中考历史总复_第3页
中考历史总复_第4页
中考历史总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总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国古代史一、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考点1:知道孔子基础知识篇孔子及思想: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政治思想:孔子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仁”就是要爱人,要广泛的理解和体贴别人。“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之国。(2)教育思想:孔子开始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广收门徒;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采用因材施教的

2、教学方法,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影响很大。(3)典籍著作:《诗经》、《尚书》。孔子的言论被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认识启示篇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被认为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2.孔子提倡“仁”的思想,即“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和谐社会思想的雏形,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的借鉴和启发;3.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参考,如他的“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

3、思而不学则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细节提示篇《论语》并非孔子所著,是其弟子根据孔子言语整理而成。考点2:“百家争鸣”13/13基础知识篇1.历史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急剧变化。(2)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各种问题发表各自的不同主张和见解,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不同的学派,史称“诸子百家”,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阐明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2.主要学派(1)儒家: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孔子。他主张“仁”和“礼”。战国时期的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要求统治者轻

4、徭薄赋,实行“仁政”;并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还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具有今天的环境保护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著有《孟子》。(2)墨家:创始人是战国时期的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著有《墨子》。(3)道家: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老子。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且相互转化。著有《老子》。战国时期的庄子继承老子的思想,主张“道法自然”,认为大自然是一个整体,不能加以分割和破坏,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发展,

5、提倡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著有《庄子》。(4)法家:代表人物是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他主张改革,反对儒家的仁政,提倡法治。认为历史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千代,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思想来源)。著有《韩非子》。(5)兵家: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孙武,著有《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战国时期的孙膑继承并发展了军事思想,反对空谈人意,提出“战胜而强力,故天下服夷”,著有《孙膑兵法》。3.影响:诸子百家互相争论、互相批判又互相影响,取长补短,营造了民主、自由的学术研究氛

6、围,,是我国思想界空前活跃时期,有力的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日益为统治者所接受。认识启示篇儒家学说的产生与发展: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创立了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和“民贵君轻”,发展了儒家思想;汉朝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倡“民主”与13/13“科学”,猛烈抨击儒家思想。细节提示篇百家争鸣发生的时期在战国时期而非春秋时期。考点3:甲骨文、金文、小篆等汉字字体的演变基础知识篇1.汉字的演变(1)甲骨文

7、:商朝人可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它一脉相承,商朝是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的开始。(2)金文(钟鼎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3)小篆:秦统一后,以小篆为全国统一的文字。(4)隶书: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5)草书:草书是秦隶的草化、连笔而成。章草中还保留隶书的波磔,以杜牧《急就章》为代表。今草将隶书的偏旁结构、象形性消失,由于它笔画相连,越发展越潦草难认,不合楷模,所以渐渐由实用转变为书法艺术了,如,晋代王羲之的《十七帖》、唐张旭的狂草等。(6)楷书: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产生于汉末,盛于魏

8、、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7)行书:行书是楷书的快写体,介于草、楷之间,既不像草书潦草,也不像楷书工整,笔画连绵呼应,字字独立,写得快,认得清。是人们常用的手写体,它和楷书一样并行使用至今。认识启示篇从以上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七种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