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地理区域研究

高三地理复习-地理区域研究

ID:34339185

大小:183.8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5

高三地理复习-地理区域研究_第1页
高三地理复习-地理区域研究_第2页
高三地理复习-地理区域研究_第3页
高三地理复习-地理区域研究_第4页
高三地理复习-地理区域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复习-地理区域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四中撰稿教师:刘刚审稿教师:李京燕编辑:曲绍伟高三地理复习•地理区域研究说明:这部分虽然是选学内容(全国大部分地区),但其思路是区域地理学的基础,也是我们高考答题解题的基本框架,故建议同学们要理解。(注:对于参加北京2005年高考的同学,这部分是考试内容)一、本部分主要高考考点与重点内容总结(一)区域及其特点1、概念: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空间单位2、特点:1)区域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是指位置,区分于面积范围)2)区域具有一定面积、形状、范围、界线3)每个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的

2、而乂有别于同等级其它区域4)每个区域既是上一级的组成部分,又可以进一步划分成下级区域(二)区域研究的意义有了区域研究,地理研究才具备客观基础区域性是地理学两大基本特点之一区域研究是地理学研究的基础(三)区域研究的内容1、了解区域特点(1)资源特点(2)环境特点(3)社会经济特点(4)人地关系特点人附縮射€光HU煞最工物建源aff.*r>€2)耳境特戌{土地资源自然环境方而问题雯人类活动蹈自二“优势*叫题(农业〒工业、交通T侖业、则、佥啊(3)枚会经济特』人工辰媒社会灿朗史传続、I聚落(特豹城市》■-总;社余纵挤及

3、廉木平⑷人地矣系特民实为対以上3点中豳笛评枷2、了解区域发展的条件(既是今后发展的条件,也是过去发展的结果)(1)区域的空间特征(实为区域的位置、范围等)(2)区域的结构(如地形、气候、水、生物、土壤间的分布组合关系;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人文现象的分布组合关系)(3)区域的地位(4)区域的功能(5)区域的竞争力(即总评价——区位优势、限制条件)区域的发展成本(6)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3、研究区域的发展规划(1)区域发展重点(2)区域的均衡发展(3)区域的可持续发展(4)区域发展方案及评价以上三组(特点、条件、规

4、划)之间的关系?区域发展规划(1)(2)均衡发展(3)可持续发展(4)区域发展方案及评价发展重点4、中国各主要区域发展案例从区域发展重点角度分类:△1.生态环境建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土壤盐渍化、△2.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建设黄淮海平原中低产FT1、南方低山丘陵区开发、三峡工程、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海岛开发、△3.区域经济发展商品农业区域开发、城市新区△4.区际联系与区域均衡协调发展资源跨区域调配(中国: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南磷北运)(世界:石油输出、澳大利亚东水西调等)交通运输建设经济全球化、产业

5、转移(如东亚)(总)整理:区域研究的基本思路套路1:1.区域定位2.区域信息描述和解释3.区位条件分析(确定优势及限制因素)4.区域问题确定1.区域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6•区域问题产生的结果农现7.区域问题治理措施&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套路2:区域班c1)区域如间特征(垃置.范围等)(2)区域的结构及资濾社会经济特点①自然:地瑕气戻水、生林土壤间的分布组合关系;>「矿产资姦气咖8气水、水鳏濾②人玄:工业农弧531.城市等人文現象的分布组合关系农.工.交、商、跆人口・民族、文化历史等聚落(SSJWrfi)总:社会经济发展

6、水平》<3)环境特点<环境展)人J*关系特点<资濾开发与保护.环境冋题治圉环境承義力)(4)区域的地位(5)区域的功能(6)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7)区域的竞争力注意:区域的发展成本总:最后一区域发展规划1)发展重点2)均衡发展3)可持续发展4)区域发展方案及评价二、典型例题(2004年江苏高考题)江苏省面积为10.26万平方千米,200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381万人,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数量居全国前列,在校大学牛数居全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大众化得到稳步推进。读图16,并结合上述文字资料,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

7、、交通条件四方面简要评价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20分)解析:用我们所给的套路1或2均可以列出答题提纲,再分优势和劣势分列即可。答案要点:(20分)有利条件: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和暧温带;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毗邻我国最大的经济屮心上海市。自然资源: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平原广阔;河湖众多。人力资源: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交通条件:有铁路、公路、水运(内河、海运)和航空等运输方式;运输方式齐全,交通便捷。不利条件:人多地少;矿产、能源不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