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版】文学翻译的黄昏是如何形成的.doc

【7A版】文学翻译的黄昏是如何形成的.doc

ID:34343045

大小:4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5

【7A版】文学翻译的黄昏是如何形成的.doc_第1页
【7A版】文学翻译的黄昏是如何形成的.doc_第2页
【7A版】文学翻译的黄昏是如何形成的.doc_第3页
【7A版】文学翻译的黄昏是如何形成的.doc_第4页
【7A版】文学翻译的黄昏是如何形成的.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7A版】文学翻译的黄昏是如何形成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7A版优质实用文档文学翻译的黄昏是如何形成的?[摘要]当今中青年的译者,翻译水准较之老一辈翻译家有明显差距,得到学界和大众普遍认可的译者可谓凤毛翎角。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文学翻译的惨淡景象呢?文学翻译家傅惟慈3月16日,著名翻译家傅惟慈去世,本已凋零的外国文学翻译界再失大家。正是由于傅老的精湛译笔,才使我们领略到毛姆、托马斯·曼、格雷厄姆·格林等人作品之妙。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近年来新出的外国文学著作,不如早年间的译本好读了,就连最近的几位外国诺奖得主作品,因语句不顺而读不懂的现象也比比皆是。人们的普遍共识是:当今中青年的译者,翻译水准较之老一辈翻译家有明显差距,得到学界和大众

2、普遍认可的译者可谓凤毛翎角。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文学翻译的惨淡景象呢?一、没有人愿意从事职业翻译了吗?不是。翻译依然很热门,只是文学翻译变冷门了。57A版优质实用文档7A版优质实用文档有一种说法认为,傅惟慈先生翻译文学作品的年代,懂外语,会翻译是件很荣耀的事;而当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翻译沦为了一个普通岗位,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种略显枯燥的工作。而实际上,老一辈翻译家辈出的年代,受极左思潮影响,全国精通外语的专业人才很有限。如今,在小学开办英语课已经非常普遍,几乎每个综合大学都有外语专业,中国人的外语普及率远非几十年前可比。从专业角度来看,全国拥有英语专业硕士点的高校就有220所以上。作

3、为选拔职业翻译人才的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尽管通过率常年维持在1/10左右,但依然报考者如云。仅20GG年的报名人数就达54065人。据估算,全国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不少于40万。然而具体说到文学翻译,不得不承认,其在各个翻译方向中属于冷门了。其实这不只是翻译领域,在整个中国的文化生态中,文学的重要性在这几十年间逐渐降低。遥想上世纪80年代,文学是中国人业余生活的主流,新华书店买外国名著的人能拍出上百米的长队,一本外国文学作品动辄销量几十万册。再加上十年动乱期间,一批有深厚文学底蕴的大家无法自由创作,只能把写作的理想投射到翻译中,也在无意中留下了大量经典的译作。相比之下,如今的外

4、国文学作品,能卖到上万册的已经算得上畅销书了。文学出版行业的整体低迷,使得文学翻译领域无法聚集到最优秀的外语人才,变得冷门也就不足为怪了。二、文学翻译收入非常低吗?不完全是。“中译外”翻译堪称高收入阶层。诚然,相比起日收入过万的同声传译等工作,文学翻译的收入着实不高。一般的外国文学作品,出版社给译者的稿酬基本在50-60元/千字。而要保证质量的话,每天的翻译量不会超过20GG字,这么算下来,文学翻译的收入的确不高。57A版优质实用文档7A版优质实用文档然而任何翻译都是双向的,有从外文翻译成中文的,也就有从中文翻译成外文的。实际上,在我国翻译行业有一个严重不平等的现象,即“中译外”的价格

5、远远超过“外译中”。普通的中译外翻译能够拿到300-500元/千字,经验丰富的高级翻译甚至更高。这个收入水平在工薪阶层中算是很高的了。“中译外”翻译之所以贵,一方面是作为中国人来讲,“中译外”难度大于“外译中”,因此能够胜任的人相对较少,物以稀为贵。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则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密切相关。在中国的出版行业,每年进出口的“贸易逆差”都在上亿美元以上。20GG年,全国累计出口图书、报纸、期刊2061.77万册(份)、7282.58万美元;进口的数字为3138.07万册(份)、30121.65万美元,“逆差”达到了2.28亿美元。这样的进出口逆差与全球GDP第二的身份之间,无

6、疑有着不小的尴尬。基于此,“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等项目陆续启动。其中“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起源于20GG年,由国务院新闻办和原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主持,以资助翻译费用和推广费用的方式,向海外受众推出以出版为载体的各种文化产品,至今投入已超亿元。可以说,这样充沛的资金支持,是“中译外”价格远超“外译中”的最主要原因。三、译者不愿从事文学翻译是因为收入低吗?不完全是。主要原因是译著不能评职称。57A版优质实用文档7A版优质实用文档“中译外”的翻译人才在中国文化输出方面做出的贡献自不必说,但与普通读者真正相关的,还是“外译中”。事实上,很多高校教师不愿进行翻译工

7、作,主要原因并不是嫌钱少。这里说两个现象:1.在网络普及,电子词典、谷歌翻译被广泛应用的今天,专业翻译的速度大大加快。《追风筝的人》译者李继宏表示,他的翻译速度在1000-1500字/小时,即使拿50-60/千字的稿酬,依然可以月入过万。2.很多高校教师宁愿写那些基本没有收入,写完后只印几十本的专著、论文,也不愿从事翻译工作。职称对于体制内的人有多大用处,大家都清楚,不必赘述。而译著在评职称的过程中,无法起到“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作用。因此在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