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的重要意义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的重要意义

ID:34349132

大小:60.9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5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的重要意义_第1页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的重要意义_第2页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的重要意义_第3页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的重要意义_第4页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的重要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的重要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的重要意义许澄姚冰邢台学院摘要: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体现中华民族角色认知和民族认同感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的祖先在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智慧结晶。面对目前其传承与保护出现的困境,以文化传承为主要职能的高校若能积极参与,对民族文化的复兴而言将具有重要意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入手,阐述了高校教育在文化传承方而的职能以及参与传承与保护所起的重要作用。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职能;文化传承;作者简介:许澄(1970-),女,河北省隆尧县人,副教授,邢台学院地方咅乐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民族音乐文化研究.收稿日期:2017-08-16Receive

2、d:2017-08-16始于2003年的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在十几年的吋间里,对为数众多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项目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与挖掘,并使其屮的一些项目重新焕发了活力,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于2006年成为年度十大热门词之一,传承与保护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己成为社会各界文化人士乃至普通公民的共识。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由农耕文明向工业、商业文明急速过度的特殊吋期,产生于农耕吋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工业文明与商业文明的双重冲击Z下,其生存的形势异常严峻!笔者认为,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理应发挥其重要的职能,

3、积极参与进来,担当起民族文化延续之重任。一方面高校拥有高学历教师等较为集中的学术资源群体和科研机构,另一方面众多的学牛资源更是开展科研活动的新牛力量,尤其是地方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优势。依托学校科研机构,积极推进学生助研,不仅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传承与保护本民族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进而为民族文化的振兴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发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指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乂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是指各民族

4、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同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又针对“非物质性”做出了进一步解释:所谓非物质性,并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指出其是针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存在而言,主要存在于人的精神层面的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文化形态。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屮,我们的先人以他们的聪明与智慧,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一脉相承的民间传统文化通过传承人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和超凡的技艺

5、与才华,一代代薪火相传,穿越岁月的长河,将先人的情感、审美与智慧活牛牛的呈现在现代人面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心灵家园,让我们能够透过这些活态传承的文化,领略到存在于我们民族共同心灵的对生命、对生活、对世界的感悟,触摸到透过岁月尘烟却依然散发着余温的历史脉搏,感受到那份黄天厚土之上将中华儿女凝聚在一起的浓厚深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以人为载体,以活态化的“口传心授”形式存在。在绵长的历史过程中,传承人无疑是文化传承的主体,尤其对于那些为数不多掌握民间的“绝活”的传承人,其现实的生存状况往往直接影响该项目的生死存亡。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8月,

6、全国已有250多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相继去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群断裂、后继乏人的现象比比皆是,成为传统文化延续的突出问题。二、高校教育的文化传承职能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认为,在当前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发性传承困难增多,出现传承人断层的现象愈发严重,单纯口传心授的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方式己不能适应当前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形势需求。因而,迫切需要采取新的措施完善传承链条,扩大传承人队伍。他着重指出,将大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联系起来的做法值得尝试。不仅可以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人,同时对优化非遗生态环境也大有裨益。高等教育具备培养人

7、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四个方面的职能。尤其是在地方高校,更是承担着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与地方需求接轨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务。让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走进社会,利用自身学科专业的学术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采风活动,帮助非物质文化项目进一步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并为其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提供专业技术上的指导与帮助;在一些非物质文化项目资料积累比较详实完善的基础上,高校的相关专业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使更多的学生增加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聘请传承人走进校园开展讲座或者演出活动,不仅能使传承人进一步加强自身的自豪感,同时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