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配网自动化设计

浅谈配网自动化设计

ID:34350649

大小:57.6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5

浅谈配网自动化设计_第1页
浅谈配网自动化设计_第2页
浅谈配网自动化设计_第3页
浅谈配网自动化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配网自动化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配网自动化设计(常州凌峰润源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常州213119)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电量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对电网的运行要求也更加严格。为了保证电能的质量,减少配网事故,在配网设计以及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着重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目前,中低压配网设计和建设是电网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建设与设计的过程中,就要以科学设计和合理规划为目的,处理好配网与周围环境、社会经济的关系。木文对配网设计以及建设进行了深入分析。关键词:配网设计;建设;研究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及居民用电需求量在不断扩展,因而需不断扩充供电设备及其供电范围,这便为其运维管理增加了难度。而随着自动化技术逐渐成熟,并

2、成功应用在多个领域中,在电网中实现配网自动化解决了这一难题。木文结合当前配网自动化的发展进程,针对实现更具实用性的配网自动化系统提出相应的建议,并综合性地概括配网自动化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一、配网结构及主要要求中低压配网在电力传输与分配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立一个简洁、灵活的配电网是实现配网运行安全、可靠、经济的基础。我国城市配网设计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①增加配网的供电能力。城市中压配电网应该在建设和改建的基础上增加配电网的供电能力,以满足负荷增长需求,改善配网供电质量。②提高配网适应能力。城市中压配电网络既应该拥有较强的供电能力,同时也应该拥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应该更具长远的城市规划一次性选定

3、主干线的截面。在负荷超过预定值时,应该考虑增加新的配网馈线甚至是建立新的变电站,同时也需要为新的变电站划分新的供电区域。在设计开关站、配电站时应该按照长远计划进行,争取土建工程一次建成,而电气设备则分步完成。①保证配网容量裕度,设置必要联络点。为了便于转移负荷,需要在相邻的变电站和统一变电站的不同母线间加装联络用开关,同时为配网提供足够的容量裕度。②合理采用配电自动化设备。在建设中压配电网时,应该建设相应的通讯通道,合理的采用具有高科技自动化性能的设备,如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排管或者架空线路路由等。此外,对于尚未实现自动化的线路,应该加装故障指示器,以便缩短故障后的故障排除吋间。城市配网应该

4、分为相对独立的分区进行供电,保证供电范围的明确性,不交叉不重叠,并且需要根据变电站布点、负荷密度和城市规划小区(或者功能小区)进行划分。同时依据分区的负荷预测值和负荷转移能力对中压配电网络的线路容量和网架结构进行确定。建设目标是要达到每个分区至少有两个以上的电源,十分重要的分区应该配备2个变电站。随着负荷密度增长、变电站的新建和投入使用,应该实吋地对分区划分进行相应的调整。二、配网设计的内涵根据电力系统的内部来说,配电网和配电系统都是相对于输电系统来讲,但是要从具体的定义上说,配电网是指向220KV以下的负荷区域供电的网络,包括配电变电站、开关站、电缆和架空线路等一次系统;而配电系统则会复杂的

5、多,除了上述之外还包括一切二次设备,以及电力系统所涉及的处理软件系统,甚至要包括电力人员的硬件系统。三、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现状由于我国配网自动化技术起步较国外滞后,其各方面较国外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凸显为在中性点不能接地的差异,从而导致我国使用的配网自动化技术无法沿用国外的先进系统模式。基于配网自动化技术实现对用户用电情况的实吋监测和管理,电力企业在配网自动化的规划和设计上尝试了很多努力,如现在所实行的城市及农村电网的改造、电网设备的更换、结构布局的优化等基础性建设,然而由于我国在开发配网自动化方面,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对其技术的开发还不能够满足供电需求,故而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空间及应

6、用性能仍有待拓展。四、配网自动化的规划1、配网自动化的规划原则配网自动化在规划和设计吋的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应注重其实用性及可扩展性设计。在规划配网自动化时,应尽可能地兼顾到对电网各子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测,最人化地发挥其使用性能,同时应避免其在使用上的局限性,从而具备较好的兼容性及可扩展性能,以便于后续开发使用;此外,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时必不可少的的安全、可靠及稳定性要求,也是需遵循的原则之一。在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标准的前提下,确保系统布局合理、软便件配合使用、通信方式选取适当等保证系统稳定正常运作;最后,在进行规划时,需根据当地地理、气候等条件,对整个规划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因地

7、制宜地设计各区域的系统结构。2、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在进行配网自动化设计时,在遵循其主要原则的基础上,需合理的设计以满足各功能的实现,主要从对各电网系统设备的运行信息的实吋掌控和管理,以及通信系统的建立以及其与终端设备的信息传送等出发。其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五、配网自动化系统结构的设计1•现有配电网的结构改造。若实现配网的自动化,需先对电网的结构加以改造。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电网架构是lOK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