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语文---精校解析 Word版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语文---精校解析 Word版

ID:34363630

大小:212.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3-05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语文---精校解析 Word版_第1页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语文---精校解析 Word版_第2页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语文---精校解析 Word版_第3页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语文---精校解析 Word版_第4页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语文---精校解析 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语文---精校解析 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濉溪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传统中国基本是将财权集中于中央,但由于管理区域的扩大和公共事务的增多,到清朝时,地方政府在承担一定政治、经济、社会功能与责任的同时,自然而然被赋予一定的财政权力,甚至在晚清还出现了中央财权下移和地方分权的现象。清代初期,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分野,但有以“起运”“存留”为标志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划分和调整。“起运”与“存留”实质上就是中央与地方对于所征收钱粮按一定比例进行再分配。清朝

2、入主中原之后,事权的高度集中导致财权的高度集中。户部作为中央财政主管机构,制定财税征管政策,包括修订和编纂《赋役全书》以实现各省、州、县的赋役定额化;推行和利用诸如“易知由单”“实征红簿”“串票”“截票”等征税工具,以及滚单催征、顺庄编里等征收方法,确保赋役的足额征收。与此同时,通过起运、存留制度调剂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收支比例,通过解款和协款制度调剂不同省份、不同地方之间的收支余缺,从而控制地方财政。康熙朝以后还采取“悉数解司”与户部掌管“奏销”的举措,进一步强化中央对于地方财税的掌控。各地征收钱粮“悉数解司”等于取消了以州县为单位的财赋存留,州县正项经费开支必须随时向布政司及其所辖

3、的户部寄存库领支。而清朝前期的奏销制度,除了由布政使司汇总所属府州县当年的赋税出入数额,核造上报计簿(“奏销册”)给户部审核外,还由督抚另外“复核”题奏,以达到相互监督的目的,以实现其集权的目的。从起运与存留的比例来看,清代中央有逐渐加强集权的趋势。清初,存留与起运各占一半,随着军费开支和中央财政的匮乏,中央政府开始对地方存留进行削减,地方存留所占比例逐渐下降。康熙中叶至嘉庆、道光年间,地方存留一般不超过25%,嘉庆末年甚至仅为17.4%。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比例变成了头重脚轻的局面,形成集权型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22-清代中央集权型财政关系至咸丰初年发生了转变。此时,为了镇压各

4、地起义,清政府军费开支急剧膨胀,中央财政左支右绌。为了维持王朝统治,只得允许各省自行经营筹划,从而导致地方财权扩张。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以湘军为代表的地方军事力量开始崛起,并且通过征收厘金和推行捐输等不同途径筹措军饷,而这些财政权力逐渐被地方督抚所掌控。由于地方权重,厘金逐渐成为地方财政收入,中央政府无法左右。此外,捐输事宜虽要经户部批准,但各地方设立名目繁多的劝捐机构,户部根本无法考核其收支情况。各省督抚以厘金、捐输等自筹经费,必然导致地方督抚财赋支配权日重,而“户部之权日轻”,户部的奏销制度名存实亡。(2017年08月07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5、正确的一项是()A.清朝,地方政府所征收的钱粮并不都上交中央,而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按照比例进行划分,但中央所占比重大于地方。B.清朝建立起运和存留制度,来调剂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收支比例以及不同省份、不同地方之间的收支余缺,从而控制地方财政。C.为了强化中央对于地方财税的掌控,康熙朝以后还采取了“悉数解司”和“奏销”的举措,可惜这些措施因各州县无财赋存留难以推行下去。D.清朝咸丰初年后,清政府军费开支急剧膨胀,户部奏销制度名存实亡,清政府才被迫允许各省自行经营筹划,清朝地方财权于是开始扩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就提出了观点,指出清朝地方政府

6、被赋予了一定的财政权力,甚至在晚清出现了中央财权下移和地方分权的现象。B.文章用当时作为中央财政主管机构的户部的各项举措及起运、存留制度的实施,论证了清朝入主中原后对财权进行高度集中的观点。C.清后期地方财权扩张而中央政府无法左右,文章引用了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以湘军为代表的地方军事力量开始崛起来说明军费急剧扩张。D.文章按按历史时代的先后顺序,论证了清朝为强化中央集权所采取的各种财政措施,以及随历史的变迁,财权逐渐下移,中央管控乏力的事实。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中国基本是将财权集中于中央,清朝时,管理区域的扩大和公共事务的增多,让中央应接不暇,就赋予

7、一定的财政权力给地方政府。-22-B.清代初期,虽然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并无严格意义上的分野,但他们的划分和调整却是客观存在的,这从“起运”“存留”制度可以看出。C.奏销制度与悉数解司制度,都是进一步强化中央对地方财税掌控的举措,悉数解司是取消州县的财富留存,而奏销制度实质上是强化互相监督。D.太平天国起义后,中央集权型财政关系转变,中央全力里削弱,其根本原因是各地方设立的劝捐机构名目繁多,户部无法左右其收支情况有关。【答案】1.B2.C3.D【解析】2.试题分析: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