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分中国的狂潮1

瓜分中国的狂潮1

ID:34363863

大小:3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5

瓜分中国的狂潮1_第1页
瓜分中国的狂潮1_第2页
瓜分中国的狂潮1_第3页
瓜分中国的狂潮1_第4页
瓜分中国的狂潮1_第5页
资源描述:

《瓜分中国的狂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节瓜分中国的狂潮教学目标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多种资本输出方式:对中国进行政治贷款,争做中国的债主;在中国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建立工厂。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1、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是进行资本输出。通过资本输出,列强基本上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铁路干线,霸占了许多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2、列强在中国强占以重要港口和港湾为中心的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进行殖民地式的统治。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

2、国的狂潮。3、美国为了分享侵略中国的权益,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它有利于美国扩大在中国的侵略势力,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三、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通过进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培养区分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两个概念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帝国主义阶段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特点的分析能力。2、通过对本节的瓜分中国简表和两张示意图的识读,培养学生分析史实的能力,并充分运用本节提供的两段史料,培养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和论证的能力。教学重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列强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教学难点美国的

3、“门户开放”政策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指导、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8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大屏幕、电脑、方正奥思软件等教学过程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五节《甲午中日战争》,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甲午战争的起止时间分别是什么?(1894—1895)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日本强迫中国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那么《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请同学们从以下一段录像中找出来(显示录像)(同学回答)教师指出:《马关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自《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

4、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从而加剧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争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板书)第六节瓜分中国的狂潮课文的第一段文字介绍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请同学们归纳回答(显示):19世纪末帝国主义为什么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板书):一、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学生自学回答):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日益增大,对殖民地的掠夺更加剧烈。直接原因是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大大助长了列强争夺中国的野心。(教师补充):中国是19世纪末唯一未被瓜分的半殖民地,自然成为列强瓜分的对

5、象了。本节内容一共四个子目,依次是: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路矿和办厂权,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门户开放”政策。但实际上是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列强通过资本输出的各种手段,在经济上对中国权益的瓜分。二是列强通过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等形式,在政治上对中国领土进行瓜分。(板书)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8资本输出其实早就有了。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它就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的一种形式,只不过它是商品输出的附属物而已。那么,什么是商品输出?什么是资本输出呢?(显示)商品输出:指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获取利润把

6、本国工业品运到国外市场倾销的方式。资本输出:指帝国主义为获取高额利润对别国进行贷款和投资的方式(教师进一步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前,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以商品输出为主;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以资本输出为主。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主要通过争做中国债主,抢夺铁路修筑权,抢夺开采矿山权和开办工厂权四种方式表现了来。(板书)1、争做中国债主(显示)清政府为什么要借外债?情况怎样?(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及图表的同时,放一段录像让学生从录像中获取信息)(学生答,教师总结)目的:为偿还对日赔款和“赎辽”费用。情况:(显示《甲午

7、战后清政府向列强借债情况表》)数量最大的是向俄法、英德的三次借款,每次数额高达白银一亿两左右。(显示)列强为何争做中国债主?对中国有哪些危害?(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分析,得出结论)①“争”是有利可图才争,通过做中国的债主,可以获取各种政治和经济利益。②政治奴役:第一,向中国施加政治压力。如1898年英德借款时,迫使清政府照会声明:长江沿岸地方“中国断不让与或租给他国”。第二,通过借款控制中国的海关与财政。三次大借款,均以中国的海关收入和其他税收作抵押。第三,通过借款作为长期控制中国主权的重要手段。英德借款规定36年还清,

8、“不得提前偿还”,这就保证了英国在36年之内对中国海关的控制权。③经济获利:列强通过借款,大发横财,获取巨额利润(又一次显示《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向列强借债情况表》)从年息重、折扣大、年限长等欺诈手段获取高额利润。8(显示)甲午战后,清政府向列强借外债,同今天我国吸引外资,二者有何区别?(学生讨论,引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