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斌的基础摄影教程

王延斌的基础摄影教程

ID:34368244

大小:5.80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3-05

王延斌的基础摄影教程_第1页
王延斌的基础摄影教程_第2页
王延斌的基础摄影教程_第3页
王延斌的基础摄影教程_第4页
王延斌的基础摄影教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延斌的基础摄影教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础摄影教程一、几个基本的概念控制光照时间的装置(快门)改变光路的镜片(镜头)感光材料(底片),感受光线的速度用iso表示镜头中心到光线汇聚点的距离(焦距)通光孔(光圈)相机原理简图1.焦距(和视野的关系)视野的大小取决于镜头的焦距和底片大小的比例。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使用最广泛的底片是35mm胶片,大小固定,所以摄影师们常常用焦距来直接评价某个镜头的视野。如下图(来源于佳能官方网站的摄影教程):焦距的单位也是mm,就像上面的对比图中所表现的那样。在35mm胶片相机中,焦距50mm左右的镜头视野是50度,与

2、人的单眼看到的视野和透视效果是一样的。所以摄影师们把焦距在50mm左右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大于50mm的镜头称为长焦镜头,小于50mm的镜头称为广角镜头。但是到了数码相机盛行的时代,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几乎所有数码相机的“底片”(实际上CCD或者CMOS的电路板)都做得比35mm胶片小得多。事实上大多数卡片机的“底片”都小于1/1.8英寸,也就是上图中最中心粉红色部分的大小。为了延续胶片时代那种用镜头焦距来代称镜头视角的习惯,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包装或说明书上都会标称镜头“相当于35mm格式XXmm”的换算焦距

3、,就是为了让消费者能直观的了解相机镜头的视角。适马dp1s在250g的机身中装入了aps画幅的“底片”和16.6mm的定焦镜头(相当于35mm的28mm),这样的配置肯定是便携相机中的异类,不过也因此拥有专业级的表现。(下图拍摄于广西平里水库)2.光圈现实中光圈被安装在镜头之中,由扇状的塑料片或金属片控制大小。光圈直接作用就是控制进入相机的光量,根据这个指标,光圈值被量化为由字母“F”加数字构成的数值:这里的“/1.4”的含义实际上是“1/1.4”,所以随着分母的增加,光圈值原来越小。很多时候“/”可以省略,

4、写成“F2”的形式。图片中列出的几个光圈值是标准光圈档,后一个光圈值下的通光量恰好是前一个的一半。这不和光圈值在数学上的数值严格对应,比如F2.8的通光量刚好是F2的一半,而F4的通光量只有F2的四分之一。准确理解通光量与光圈值的含义对控制曝光很重要。快速记住各档光圈的方法:以1.4和2两个数字为基础,分别以两倍递增。最大光圈值是镜头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大的光圈首先意味着在同等条件下,相机可以在更暗的环境中工作,更重要的是,大光圈可以缩小景深,带来美丽的虚化效果。下图就用的是用EF50mmf/1.8II在F2

5、.8拍摄的(摄于校广播台)松下Lx3所配备那颗莱卡镜头不但可以在24mm~60mm的焦段变焦,而且具有F2~2.8的最大光圈,这样的最大光圈值在便携dc中可谓傲视群雄,这也是其上市2年多后仍然保持3000元(行货)以上高价的原因。3.焦点(和景深)景深是一条穿过焦点,与底片平行的区域。在景深中,穿过焦点的那条与底片平行的直线上(实际上是个平面)的成像是最清晰的。所以焦点又称为焦平面。我们可以做一个简易试验来验证:通过500D的实时取景和手动对焦功能,把中心部分的焦点设置在键盘数字键与字母交界处(使数字键边缘的

6、纹理最清晰)。拍摄的结果截取如下图:可以明显的看到景深对画面清晰范围的影响,根据相机结构的对称性可以推导出在竖直方向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这验证了前面对景深的定义。理解焦平面与底片的的平行特性对后面的“先对焦后构图”的技巧掌握很有帮助。总共有三个因素决定了景深的大小:(1)镜头的实际焦距;(2)光圈大小;(3)焦点离底片的位置。镜头的实际焦距越大,光圈越大,焦点距离越近,则景深越窄。长焦镜头靠近拍摄大光圈对于常见的便携数码相机来说,焦距普遍都很短(实际只有6mm~40mm左右),所以拍摄出来的照片景深一般很宽,

7、难以察觉到背景的虚化,要用他们拍出具有明显景深效果的照片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靠近拍摄”。(上面是主楼前草地里的一片枯叶)4.快门快门就是电子控制的几块幕帘,可以按照设定好的时间长度打开再关闭,从而从时间上控制光线的进入量。需要注意的是,高速快门并不是靠一味的增加快门幕帘的速度实现的,一般在拍摄1/200秒以上的快门的照片时,快门幕帘就已经收缩成一条缝隙划过整个CMOS了,通过控制缝隙的宽度,就能控制光线照射在CMOS上的时间。便携相机上往往没有实际的快门组件,而是使用“电子快门”。从相机开机时起,光线就直接通过

8、镜头照射在“底片”上并显示在液晶屏上供使用者取景,当按下快门时,相机会先关闭CMOS,再根据设定的快门时间打开CMOS感光,相当于用程序模仿了快门的打开关闭过程。机械快门的时滞比电子快门小,所以单反相机一般采用机械快门。有的相机采用了机械快门的形式,而且在机械快门运行的同时可以精确的控制CMOS的通电时间,从而达到极高的快门速度。5.感光材料与感光度(iso)回顾相机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段感光材料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