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附子类药

关于附子类药

ID:34372171

大小:6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5

关于附子类药_第1页
关于附子类药_第2页
关于附子类药_第3页
关于附子类药_第4页
关于附子类药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附子类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附子类药附子品种混杂,名称不规范。各地叫法也不一样。  生附子其实应该叫生川附子,四川产的效果最好,入药用的制附子最好的叫川淡附子,黑附子因为用胆巴制,过制则味极苦,极易引起肾功能衰竭,很多人用过,同样一个方子换成川淡附子,肾功能就会复常,很多人吃了我开的方子而抓的药是黑附子就会出现全很乏力的现象,而换成川淡附子就会力气大增,不能不引起注意,川淡附子的作用是固表阳。     真正的生川附子是生在川乌头上,是川乌头的子根,呈椎体形,炸碎后成灰白色粉状,麻辣味极重,极易中毒,需要严格配伍应用,作用是去沉寒痼冷,回阳救逆。    另有一种叫白附子,制过的作用几乎全部丧失,

2、我刚行医时用过,而生的很多药商也叫生附子,其实应该叫生白附子,这种药象芋头模样,炸开后里面雪白,口尝后刺口,多吃则封喉,以其色白入肺,辛辣刺口极热入肾可暖寒水,凡是肺肾有寒之人,也就是阴病十八可以选而用之,我用这种附子治疗一切属于寒凉疼痛拘引的疾病,如面神经麻痹、颈肩腰腿疼痛效果显著配合干姜、生白芍、生甘草应用。关白附没用过,因为产量极低,对其不了解。乌头分川乌头草乌头两种,川乌头炸开后灰白类似生川附子,草乌头很难炸开,属于草本。乌头治疗类风湿效果显著,配伍要合理,否则极易中毒。煎煮方法:经多年时间研究出附子类药用高压锅煎煮既省时又省气,并且不用单独煎煮,煎药方法:先将

3、诸药用冷水泡透,若用高压锅煎煮,水没过药即可,盖上阀门煎煮,开锅后计时间,7分钟停火,待压力减下来后,倒出来,再加上水水没过药即可,如此煎三遍合在一起分三餐后服用,这样煎取的药浓度高,气味俱全。    川乌头 (侯宁极《药谱》) 【异名】川乌(《金匮要略》)。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的块根。 【植物形态】乌头(《本经》)  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块根通常2个连生,纺锤形至倒卵形,外皮黑褐色;栽培品的侧根(子根)甚肥大,直径达6厘米。茎直立或稍倾斜,下部光滑无毛,上部散生贴伏柔毛。叶互生,革质,有柄;叶片卵圆形,宽5~12厘米,3裂几达基部,两侧裂片

4、再2裂,中央裂片菱状楔形,先瑞再3浅裂,裂片边缘有粗齿或缺刻。总状圆锥花序,花序轴有贴伏的柔毛;萼片5,蓝紫色,外被微柔毛,上萼片盔形.长15~18毫米,宽约20毫米,侧萼片近圆形;花瓣2,无毛;雄蕊多数,花丝下半部扩张成宽线形的翅;心皮3~5个,寓生,密被灰黄色的短绒毛。蓇葖果长圆形,具横脉。花柱宿存,芒尖状。花期6~7月。果期7~8月。 主要栽培于四川、陕西。野生种分布辽宁、河南、山东、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西、云南等地。 本植物栽培品的子根(附于、侧子、漏蓝子);野生种的块根(草乌头)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川乌头与草乌

5、头,在明代以前多统称为乌头。至《本草纲目》始明确区分,云:"乌头有两种,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今人谓之川乌头也;其产江左、山南等处者,乃《本经》所列乌头,今人谓之草乌头者是也。"此说与目前商品川乌头、草乌头的来源基本符合。但川乌头之栽培,始见于《本草图经》,故宋以前所称之川乌头,似亦属野生之乌头。参见"草乌头"条。 【采集】夏至至小暑间挖出全株,除去地上部茎叶,然后将子根摘下,与母根分开,抖净泥土,晒干。 【药材】干燥的子根,圆锥形,长1.5~3厘米;直径1.5~2厘米。表面灰褐色,有细的纵皱纹,顶端有凹陷的芽痕,侧边常留有自母根摘寓的痕迹,下端尖,周围有数个瘤状隆起的支

6、根,习称"钉角"。质坚实,难折断,断面外层褐色,内面为灰白色,粉性,横切面有一多角形环纹。无臭,味辛辣而麻舌。 干燥的母根,呈瘦长的圆锥形,或带有残余的茎杆,体长3~7厘米,直径1.5~3厘米。表面棕褐色,皱缩不平,或有锥形的小瘤状侧根,并具割去附子后遗留的痕迹。质坚实,断面粉白色或微带灰色,横切面可见多角形的环纹。无臭,味辛辣而麻舌。均以个匀、肥满、坚实、无空心者为佳。 【炮制】生川乌:拣去杂质,洗净灰屑,晒干。制川乌:取净川乌,用凉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漂至口尝仅稍留麻辣感时取出,同甘草、黑豆加水共煎煮,至川乌熟透,内无白心为度,除去甘草、黑豆,晒牵迫蠛笄衅

7、垢?每川乌100斤,用甘草6斤,黑豆10斤)。 【性味】辛,热,有毒。 ①《医学启源》:"气热,味大辛。《主治秘要》云,性热,味辛甘。" ②《东医宝鉴》:"性大热,味辛甘,有大毒。" ③《医家心法》:"辛,温,大毒。" ④《长沙药解》:"味辛苦,性温。" 【归经】①《要药分剂》:"入髀、命门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厥阴、少阴经。" 【功用主治】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疽肿毒。 ①《珍珠囊》:"去寒湿风痹、血痹。" ②李杲:"除寒湿,行经,散风邪,破诸积冷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