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墨子_庄子_韩非子_说诗_引诗之衡鉴_兼论战国时期非儒家诗学思想

_墨子_庄子_韩非子_说诗_引诗之衡鉴_兼论战国时期非儒家诗学思想

ID:34373446

大小:298.2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5

_墨子_庄子_韩非子_说诗_引诗之衡鉴_兼论战国时期非儒家诗学思想_第1页
_墨子_庄子_韩非子_说诗_引诗之衡鉴_兼论战国时期非儒家诗学思想_第2页
_墨子_庄子_韩非子_说诗_引诗之衡鉴_兼论战国时期非儒家诗学思想_第3页
_墨子_庄子_韩非子_说诗_引诗之衡鉴_兼论战国时期非儒家诗学思想_第4页
_墨子_庄子_韩非子_说诗_引诗之衡鉴_兼论战国时期非儒家诗学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_墨子_庄子_韩非子_说诗_引诗之衡鉴_兼论战国时期非儒家诗学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2卷第1期《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月Vol.32№.1JournalofAnhuiNormalUniversity(Hum.&Soc.Sci.)Jan.,2004《墨子》《庄子》《韩非子》说诗、引诗之衡鉴X———兼论战国时期非儒家诗学思想叶文举(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关键词:《墨子》;《庄子》;《韩非子》;说诗;引诗摘要:《墨子》、《庄子》、《韩非子》作为战国不同时期非儒家的代表著作,它们说诗、引诗反映了非儒家的诗学思想,以及《诗》被接受的状况。战国时期非儒家对《诗》基本上保持了抨击的姿态,且越来越强烈,这种态度从反面也

2、说明了《诗》在战国时期的影响越来越深广,这是儒家《诗》经学化演进轨迹另一形式的表现。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435(2004)01-0087-06ResearchonthequotationsanddiscussionsonBookofSongsbyMozi,XunziandHanfeiziYEWen-ju(CollegeofLiterature,ANU,Wuhu241000,China)Keywords:Mozi;Zhuangzi;Hanfeizi;quotationsofBookofSongs;discussionsonBooko

3、fSongsAbstract:Mozi,XunziandHanfeizi,astherepresentativeworksintheperiodoftheWarringStates,theirquota2tionsofanddiscussionsonBookofSongsreflectedtheNon-Confucianists’poeticsandthereceptionofBookofSongs.TheywereprimarilycriticaltoBookofSongsandtheircriticismbecamemoreandmoreviolent.This,o

4、ntheotherhand,explainedtheincreasinglyprofoundinfluenceoftheBookofSongsandreflectedthegradualprogressonthestudyofConfucianclassicsofBookofSongs.《墨子》、《庄子》、《韩非子》是战国不同时乐”的思想,已经暗含了对《诗》的指责,因为期非儒家的代表著作,它们对所引之诗意义的理《诗》本身就包容了音乐的成分,诗、乐、舞三解以及对《诗》的认识总体上显示了与儒家较大者一体。《墨子》曾说过《诗》是合乐的,《公孟的差异性;三家说诗、引诗又有各自的

5、特点和区篇》写到:“或以不丧之间,诵诗三百,弦诗三别,这主要与三家的思想有内在的联系。下面我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从墨子对音乐鄙弃们就三家的说诗与引诗的情况先作一个微观的探的态度来看,这合乐的《诗》自然很不符合墨家讨,再进一步从宏观上分析战国时期《诗》在非的要求。《三辩篇》中有一段评论,从中我们可儒家中被接受的状况及其特点。以看出墨家对《诗》的批判,其云:“周成王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驺虞》,周成王之一、《墨子》说诗、引诗之衡鉴治天下也,不若武王,武王之治天下也,不若成汤,成汤之治天下也,不若尧舜。故其乐逾繁作为战国时期的显学之一,墨家对诗也有所者,其治逾寡。

6、自此观之,乐非所以治天下也。”①征引。《墨子》引诗十二处,逸诗三首,既有通《墨子》对成王之政持批评的态度,认为周成王过引诗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也含有对诗的批判。的天下治理不如武王、虞舜,原因就是他所喜爱从《墨子》本身的思想我们可以看到,其“非音乐的形式越来越繁琐,导致他修明政教的时间X收稿日期:2003-11-12作者简介:叶文举(1974-),安徽天长市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史研究。①《墨子》一书现存53篇,绝大部分是墨子思想和活动的记录,有一部分如《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则是战国中期以后出现的后期墨学著作。我

7、们这里主要讨论墨子本人思想与言论中引诗、说诗的一些情况。88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2卷就越来越少,治理天下就不会取得很大的政绩。者国君诸侯之闻见善与不善也,皆驰驱以告天《墨子》主张不要音乐,也就顺带把合乐的诗歌子,是以赏当贤,罚当暴,不杀不辜,不失有遗弃,这是由墨家的文艺观所导致。这和它的罪,则此尚同之功也。”所谓“尚同”,是指“上“非乐”思想极有关系。《墨子》在《非乐上》开同”,指处在最高地位的天子有同一的典章、意宗明义的说道: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志。《墨子》认为只要各级统治者是“贤者”,能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