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概论(西北大学考古及博物馆学讲义)

考古学概论(西北大学考古及博物馆学讲义)

ID:34380366

大小:225.0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5

考古学概论(西北大学考古及博物馆学讲义)_第1页
考古学概论(西北大学考古及博物馆学讲义)_第2页
考古学概论(西北大学考古及博物馆学讲义)_第3页
考古学概论(西北大学考古及博物馆学讲义)_第4页
考古学概论(西北大学考古及博物馆学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古学概论(西北大学考古及博物馆学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古学概论考古学概论绪论第一节、什么是考古学一、考古学名称的由来。由古希腊语演变而来。17世纪时指对古迹、古物的研究,一般只限于含有美术价值的对象的研究。19世纪才成为对所有古迹、古物的研究。中国:东汉:古学,指古文经学,包括古文字学;北宋中叶:金石学,仅限于古代的吉金、石刻;清代末期:金石学:扩大到各种古物;古器物学,此名称延续至20世纪前期。集古、博古、格古、考古:宋。日本首先使用“考古学”这一名词。二、考古学的定义:格林.丹尼尔(英国考古学史专家)认为含义有二:①、人类历史时期物质遗存的研究;②、人类史前时期物质遗存的研究。夏鼐:①、考古学研究所获得的知识或继续使用这

2、种知识的途径;②、借以获得这种知识的方法和技术;③、理论性的研究和解释。共同点:过去的;物质的遗存。《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三、考古学研究的范围:自人类的起源始;下限:随考古学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又由于各地区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所以无法统一。20世纪50年代前,下限被限定在文字出现前,偏重于史前考古。50年代后,历史考古受重视,下限逐渐向后延伸。下限:英国:诺曼人的入侵(1066年)。法国:加洛林王朝的覆灭(987年)。美国:哥伦布发现美洲(1492年)。日本:明治维新(1864年)

3、。中国:明朝灭亡(1644年)。空间范围:原则上:全球各地,一般限于古代人类居住、活动的地方。四、考古学研究的目的。历史科学的组成部分:目的:人类历史。察明人类历史在发展过程的规律。理论基础:历史唯物论。人类文化发展演变的规律。普遍规律、特殊规律。第二节、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一、考古资料的遗留形式及原因:人类创造的物质形态被保留下来,即为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情况:①、埋藏于地下,为多,大量;②、遗留在地面上。造在地面上,高大,长时期内不会被彻底埋藏;年代不太久远。地下遗留形成的原因:①、自然原因:自然的沉积。a.下沉。b.风沙的沉积(速度,1mm/年)。c.自然事件(地震、火山、

4、洪水„„)。②、人为原因:a.有意识。目的性,墓葬、窖藏。b.无意识。不同时期都有人类在同一地点居住,后代掩埋前代遗留。二、考古资料的分类1.人工和非人工制品:人工制品:考古学研究最多、最主要的资料,反映人类生产、生活状况。非人工制品: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自然因素。2.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受政治经济学影响):生产资料:从事生产活动的资料。生活资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1考古学概论料:生活用具、粮食、陶器等。3.遗迹和遗物:遗迹:固定的不可移动的东西,与自然环境紧密联系。遗物: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可以移动的物体,相对独立,并未完全与环境紧密联系。遗迹遗物质地→功能、用途。三

5、、考古资料的特点。物质资料,古代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保存至今的是物质文化的一小部分。找到的是保存下来的一小部分。时空框架,基本内容。1.实物资料所揭示的时代、地域特征显著,把握时空坐标,考察人类社会文化的演进过程和规律。2.可以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进行研究。碳-14、热释光、DNA等。3.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突破了文献资料的局限。4.只会受到后代破坏,不易被歪曲、篡改。5.能够一定程度的超越语言文字的障碍,容易获得更多的信息。第三节、考古学的性质和地位一、学科结构。考古写的历史、理论、方法。历史:发现局限性并弥补;促进学科发展。理论、方法、:手段。基础资料的研究。考古学文化研究

6、。二、学科体系:1.技术手段和方法:田野、航空、水下。2.文字的出现:史前、历史。3.具体研究对象:美术、宗教、铭刻学、古钱、聚落。三大分支:史前、历史、田野。史前:文字出现前,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某些地区包括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结合地质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民族学等。突破了宗教传说和文献记载的局限性,空前延长了历史研究的时间范围。历史:文字出现,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文献记载和年历学的研究。出发点:考古资料。田野:名称于20世纪初正式提出,调查、发掘及技术、手段。记录。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和开始。航空:飞机、卫星等拍摄,通过照片研究分布、状况等。阴影、光线。土质明暗程

7、度。植物绿色深浅差别。水下:田野考古学向水域的延伸。16世纪始有。20世纪初在各地展开。宗教:和宗教有关。基督教考古、佛教考古、原始宗教考古„„三、学科性质地位。综合性强。文理交叉。历史学范畴当中,二级学科。考古学发展简史世界考古学简史一、考古学发生的历史背景:15世纪,文艺复兴,促进对古典时代(古希腊、古罗马)语言、美术研究,搜集铭刻、雕刻。对巴勒斯坦地区古迹古物搜集、研究,扩大到近东地区。导致古物学的兴起。欧洲近代过程,西、北欧的英、法、德、瑞典、丹麦等资本主义国家成立,缺乏文献资料,凭借古迹、古物宣扬古代历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