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斜区显微解剖学的研究

岩斜区显微解剖学的研究

ID:34391179

大小:2.12 MB

页数:63页

时间:2019-03-05

岩斜区显微解剖学的研究_第1页
岩斜区显微解剖学的研究_第2页
岩斜区显微解剖学的研究_第3页
岩斜区显微解剖学的研究_第4页
岩斜区显微解剖学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岩斜区显微解剖学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J原创性声明IIIIfIIIllrillIllIIIIJY1832833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锐篆声日期:州拜溯7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郑州大学。根据郑州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

2、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郑州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郑州大学。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学位论文作者:撕日期:加/口年f月27日中文摘要岩斜区显微解剖学研究研究生:徐晨阳导师:宋来君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中国郑州450052摘要目的:岩斜区(PetroclivalRegion,PR)位于颅底颅中窝与颅后窝的交界处。其

3、所在位置深,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周围毗邻脑干、第Ⅳ~Ⅻ对颅神经、颈内动脉(InternalCarotidArtery,ICA)、基底动脉(BasilarArtery,BA)、小脑下前动脉(AnteriorInferiorCerebellarArtery,AICA)、小脑下后动脉(PosteriorInferiorCerebellarArtery,PICA)、颈静脉球(JugularBulb.JB)及海绵窦(CarvemousSinus,CS)等重要结构。岩斜区手术一直是神经外科的难点。随着新技术如手术显微镜、神经内镜、神经导航系统

4、等的不断应用,此区域的手术效果已经大为改善,致死率和致残率明显减低。对于此区域的手术入路多样。熟悉的掌握岩斜区解剖结构对于手术操作和入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实验从两种手术入路出发研究岩斜区的重要结构及其毗邻关系,研究不同方法所形成的显露的区别。在详细研究扩大颅中窝底入路的基础上探讨岩骨安全磨除范围的标志。方法:lO例20侧经甲醛充分固定的成人头颅湿标本,动脉系统灌注红色乳胶,静l中文摘要脉系统灌注蓝色乳胶,固定于解剖头架上,进行开颅操作。对于双侧随机分别进行扩大颅中窝底入路和经岩乙状窦前入路。在两种手术入路进行Mecke

5、l腔、三叉神经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颈内动脉、基底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等结构的观察。然后采用SpsslO.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均数4-标准差(孑±J)表示。并对两种入路的操作深度(以手术切口距离三叉神经节中心的距离为比较指标)、视角等所得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将检验水准确定为a=O.05。结果:1.两种手术入路对于三叉神经节的显露以及操作深度无明显差$1J(p>o.05)。对于舌咽神经的显露(P<0.05)。2.棘孔与破裂孔的连线基本与双侧外耳道的连线平行。而耳蜗、膝状神经节位

6、于棘孔与弓状隆起连线的外侧。颈内动脉管表面骨质厚度(3.30-a:1.05)mm。3.扩大颅中窝底入路平均骨瓣大小为(21.O-a:3.5)cm2,明显小于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结论:.1.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与扩大颅中窝底入路对上岩斜区的重要结构均能达到良好的暴露。其操作深度和视角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2.扩大颅中窝底入路切口更小,骨瓣更小。3.根据棘孔和弓状隆起的位置判断岩骨的安全磨除范围具有明显的优越性。4.对于岩斜区病变偏向颅中窝底生长的肿瘤,采取扩大颅中窝底入路手术操作更具有优越性。关键词:岩斜区;扩大颅中窝底入路;Meck

7、el囊;解剖。IIAbstract1一■‘·^■●●ResearcnonmicroanatomyotDetr0CnValreIZlonobjective:Postgraduate:ChenyangXuTutor:Prof.LaijunSong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China450052Thepetroclivalregionislocatedonthebasicranialbetweenthemiddlecranialfossaandpos

8、teriorcranialfossa.Thisareaisdeepandtheanatomystructureiscomplex.Aroundthisarea,thereismanyimportantstructuresuchasbrainstem,Ⅳ~Ⅻcr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