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中的讲与演

演讲中的讲与演

ID:34400438

大小:95.2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5

演讲中的讲与演_第1页
演讲中的讲与演_第2页
演讲中的讲与演_第3页
资源描述:

《演讲中的讲与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演讲中的讲与演一、基本的发音方法与表达技巧1.发声每次演讲一般都持续很长时间,所以演讲者如果没有科学的发声方法就很容易搞得自己最后声音沙哑,有气无力。所以,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是演讲者最基本的训练。具体来说,发声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要点:(1)保护自己:运用腹式呼吸,降低声带的受力(2)满足听众:尽量运用多个共鸣器,使声音专彻达远2.声调最容易让听众接受的声调是中音,而不是高音或低音。这是因为:整个中音区非常平稳,人们的听觉更能有效接受;而高音容易刺耳,低音则让听众感觉费力,容易分神。所以演讲者在演讲时一定要尽量保持自己的声音处于中音段。3.速度演讲没有固定的标准速度。在演讲中,语言的速度根据语言

2、的情节来变化,忽快忽慢,快中有慢,慢中有快,从而达到一种错落有致的效果。这样的语速才充满魅力与感情,才能显得灵活而富有生气,才能真正吸引住听众。4.音量演讲的音量把握有个原则:要让所有在场的听众都能够轻松地听到自己的声音,而不是很费力气才能听到。当会场有话筒时,音量就不必很大;如果没有话筒,演讲者就必须故意加大音量,这样才能让所有听众都能听到。加大音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声带会有一定损害,另一方面可以刺激自己进入更兴奋的状态。所以,演讲者对加大音量应该慎重运用,把握好适度原则。5.变化演讲必须注意表达的变化,即抑扬顿挫,掌握好表达的节奏。这对演讲者来说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所以需要勤加训练。二、

3、表演的基本组成1.表情的威力演讲时必须灵活运用不同的表情以表现不同的精神状态。表情要与语速、语调、语气、手势、眼神等默契配合,从而尽可能真实而又充分地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表情的基本要求是具有亲和力。但演讲者对听众切不可始终如一地微笑,而要根据演讲情节的发展,时而愤怒,时而沮丧,时而兴奋,时而真诚。这样就可以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传递情绪,从而说服与打动听众。2.眼神的魅力眼睛看到哪里,影响力就到哪里。所以演讲者演讲时要时不时地改变自己的视角,尽可能关注到每一个角落。这样听众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关注,而不是被忽视了,从而也就增加了对演讲者的亲近感与信任感。3.动“手”演讲演讲时一只手拿话筒,另一只手则

4、有时会闲着。闲着时,手应该放在最自然的位置——大腿外侧,而不要不停地乱动。动“手”做手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动作大一点,不要畏首畏尾;(2)速度慢一点,不要显出匆忙的样子;(3)幅度大一点,要自然大方;(4)手要有力一点,用手臂来带动整只手;千万不能以手腕来带动手势,这样太小气。4.“身动”制造“生动”在讲台上演讲者也需要“身动”,而不能一直站着或者坐着不动。走动时,意味着演讲者暂时放弃讲台,放弃权威,这样可以增加与听众的亲和力。所以在演讲时,演讲者必须设法“走进”听众。走动时,演讲者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可以采取倒退或者侧步的方式回到讲台,永远不要让观众看到自己的背面(2)步伐移动绝

5、对缓慢,不需和自己的语速一致三、表演的“四字经验”1.古“古”就是模仿,即找一个值得成为偶像的演讲者,然后学习其思考问题的方式、演讲的姿态等等。所有顶级演讲者都承认演讲就是要从模仿开始。2.灵“灵”就是活灵活现,能够非常自如地模仿自己的偶像,一上讲台自己就仿佛变成偶像似的。这个阶段有时候会感到好像几个偶像在打架似的,即使自己下了讲台,可能还会感到偶像影子的存在。3.精“精”就是完全抛开约定俗成的模式,完全忘记了自己模仿的技巧,对演讲已经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境界。这时面对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群,可以自然地采用不同的方式。这个境界已经是很高的境界。4.怪“怪”就是创新,就是不断否定过去。这样就

6、能不断地“变”,不断地“通”,从而使自己永远保持生气勃勃的“演讲风貌”。四、如何面对意外和尴尬1.正确的态度遇到一些意外和尴尬,演讲者首先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不要有太重的心理压力。意外和尴尬没什么大不了的,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所以演讲者应该:(1)接受并勇敢地面对,一切意外听众都会理解,不要自己心生焦急,自乱阵脚;(2)保持风度与冷静;(3)未雨绸缪,虽不能完全杜绝,但可以尽量将风险降到最低。2.可能的意外在演讲时,经常会遇到以下一些意外。对这些意外,演讲者应该事先就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与周全的对策。(1)被问倒(2)忘词(3)设备出现故障(4)学员打瞌睡、聊天(5)手机声此起彼伏,学员任意离场(

7、6)参与度不高(7)不守时(8)学员抱怨公司(9)彼此人身攻击(10)与老师意见不一(11)频频发问3.问题的好处学员提问题是件好事,应该看作是形成交流、消除误解的机会,演讲者还可以根据学员的提问对演讲的主题进行及时地微调。具体来说,演讲者可以采取如下方式来应对,即:(1)认可对方(2)获得支持(3)控制提问(4)坦率说自己不知道(5)避免危险的辩论(6)适时脱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