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new

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new

ID:34401486

大小:319.6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5

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new_第1页
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new_第2页
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new_第3页
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new_第4页
资源描述:

《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l2期计算机教育2010年6月25日ComputerEducation文章编号:1672—5913(2010)12—0015.04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张健,安立龙2,朱旭东(1.广东海洋大学信息学院,广东湛江524088;2.广东海洋大学教务处,广东湛江524088)摘要: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文章在总结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从办学定位、课程体系、质量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关键词:软件工

2、程;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校对培养应用型人才责无旁贷。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题,同时,大量的企事业单位招聘不到可用的人才,的高速发展阶段,要求应用型人才掌握先进的生产工这巨大的反差充分说明大学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艺、装备技术,更好地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之问出现了偏差。正如2001-2005年教育部高等学灵活运用最新理论成果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具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中国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指出的“计算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应当具备以下

3、主要特征:(1)具有较为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基础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的主要原因,不是数量理论是设计、生产的基础和发明、创造的前提,同时,太多或质量太差,而是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明掌握好基础理论可以为其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奠定确,导致了结构上的不合理”【lJ。广东海洋大学软件基础。(2)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工程实学院作为广东省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从开办软件工践能力和岗位技能,是应用型人才区别于其他人才的程专业之初就着力进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J。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表现为研究,我们提出了软件工程专业应用

4、型人才培养的具有发现问题、辨识问题的敏感性,并且能够应用所“两体系三驱动与分级培养目标监控”的人才培养模学知识和技术妥善解决工程实际中的具体问题。(3)具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开展工l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作,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已经是现代人所必备的素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之一。应用型人才大都工作在产业一线,所面对的规教育”,本科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不同培养划、设计、生产、服务都需要团队的参与和协作,因定位的本科院

5、校应该以“培养规格分类”的思想,根此,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是应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研究型、工程用型人才必备的品质。(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型或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人才培新能力。大学必须为以创造为特征的知识经济社会培养。就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人才结构而言,应用养和输送创造型人才,应用型人才需要灵活运用所学型人才处于人才金字塔结构的底层,社会经济发展对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使产品这一层次人才的需求量巨大,数量众多的地方本科院升级换代,为社会创造财富。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

6、教学改革3-程“软件专业嵌入式系统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BKYBJG20060257)。作者简介:张健(1963一),男,副教授,硕士,广东海洋大学信息学院软件技术系主任,软件_T-程专业建设首席教师,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计算机教育16ComputerEducation2010广东海洋大学作为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其办学“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等传统教学方案中的内定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我们确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容,只保留为埋解基本理论而设置的“基本实验”。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因为这些依附于某一门理论课程

7、的实验,事实上无法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软件工程高级人才。与实际的工程实践相匹配,教学实践证明其学习效率使培养对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扎实的并不理想。“实践教学体系”由独立设置的实践课程软件工程理论基础,较强的软件开发和工程实践能和实践教学环节组成,每门实践课程或实践环节不再力,能够胜任行政、企事业单位的软件系统开发、服只与1门理论课程相关,而是与分解后的培养目标和务和管理。为此,我们提出了“两体系三驱动与分级对应阶段学生的理论水平相匹配,按照层次递进的原培养目标监控”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则开设,形成“实践教学

8、课程体系”。“两体系”中的模式。课程是并重、并行、相互融合的,共同组成了学科基础、专业基础、软件工程核心、嵌入式系统方向、数2“两体系三驱动与分级培养目标监控”人才据库应用方向、任选课程和毕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