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标准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标准

ID:34410043

大小:3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5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标准_第1页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标准_第2页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标准_第3页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标准_第4页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标准(2016年5月14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1本学科研究方向与特色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一类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复杂管理问题,采用系统思想、定量方法和信息技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为目标,努力揭示领域或组织管理内在规律和有效运作机理的基础应用学科。本学科在多年研究和实践积累中,形成了如下主要研究方向:(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工程与项目管理(3)电子商务与商务智能(4)物流与供应链管理(5)管理系统工程(6)优化与决策理论(7)行政管理与电子政务(8)金融工程本学科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2、展中的重大需求,探索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有较高显示度的成果。2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与学分要求本学科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深入掌握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等多领域知识、相关方法技术和研究范式,以及具有全面、系统地把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相关研究前沿动态、提出研究问题、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等工具和手段、解决管理工程实践问题和持续创新能力的管理科学与工程高级研究人才。因此,本学科博士生应具备如下知识结构:(1)掌握管理哲学、统计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组

3、织原理、复杂性理论、优化与决策理论、经济学和社会行为学等管理科学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2)掌握系统分析方法、信息与知识管理方法、人机协作方法、基于行为与实验的研究方法等基本研究方法与技术。(3)掌握以归纳与演绎的思维方法为基础,进行严格的逻辑推理和科学的计量测算,采用定量和定性、理论与实证研究结合的方法解决管理问题的管理科学研究范式。(4)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一种主要外语阅读本学科文献、撰写论文并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博士生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4、》规定的必修课程、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讨论专题、实践环节,并获得规定的学分。其中,学位课程成绩不低于75分,非学位课不低于60分。3应具备的学术素养(1)对学术研究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浓厚的兴趣,善于大量阅读文献和开展实际调查研究,能够判断研究问题的价值,跟踪学术前沿,进行理论和知识创新。(2)治学严谨,学风良好,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熟练地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和技术,深入研究管理理论和有效解决现实管理问题。(3)具有强烈的科学探索精神、学术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自我奉献精神。具有学术研究的感悟力,理解

5、学术研究的真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规范,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并做出自己的创造性贡献。(4)具备较强的外语科研文献阅读能力,能进行国际间的口头和书面形式的学术交流,能熟练、正确地运用一门主要外语撰写学术论文;心理健康。4应具有的基本学术能力(1)获取知识能力。具有全面、系统地把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相关研究前沿动态的能力。掌握知识搜索、逻辑整理和内容分类的技能,了解本学科学术研究的热点、难题和前沿动态,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能够做出客观评价,从中探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针对性、关联性和独立性。博士学习期间,研读国内外高水平文献不少于15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

6、少于1/3。(2)学术鉴别能力。具有管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甄别能力,能够从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以及研究方法选择的科学性和研究逻辑的严密性等,判定所研究管理问题结论的真伪性和应用的针对性。具有管理研究问题的简洁性甄别能力,能够从管理问题的内涵与表现特征的概括性描述和方法技术论证推理过程的有效性,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标准辨识问题表现和论证的简洁性。具有管理研究成果的重要性甄别能力,能够从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意义、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和已有研究成果等多个方面,判断所从事的研究对社会贡献的价值、创新性和前瞻性,以此来衡量成果的重要性。博士学习期间,应撰写一份不

7、少于6000字的与研究领域紧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报告。(3)科学研究能力。具备提出有价值研究问题的能力,在对大量管理现实问题、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管理科学前沿发展态势辨析的基础上,能够凝练出新的科学问题。具备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跟踪国际前沿的新技术、新方法,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具备持续创新的能力,善于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理论、研究新方法,做到归纳、总结、提升和融会贯通。(4)学术创新能力。能够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进行科学的创新性探索,取得突破性创新或者重要的新发现。能够提出新模型、新算法、新机制、新模式,发明新技术,发现新规律,或者

8、改善、补充已有的理论与方法。(5)学术交流能力。能够运用不同语言(含一门外国语)诠释和讲授学术贡献以及论述自己的学术观点;能够主题清晰、结构合理、语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