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法治处理机制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法治处理机制

ID:34412194

大小:241.7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5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法治处理机制_第1页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法治处理机制_第2页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法治处理机制_第3页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法治处理机制_第4页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法治处理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法治处理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法治防范与控制机制杨连专(河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摘要: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和考验政府执政能力的关键指标。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实质是处于相对弱势的民众对社会不公、官员腐败等恶劣现象不满的外在表现和正常的维权。建立健全一套应对各种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法治防范和控制机制才是确保社会平稳运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关键词: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法治防范法治控制突发性群体事件是指在较短时间内突然爆发的,群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领导之间、群体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以经济利益为主要内容的,采取围攻、静坐、游行、集会等方式对抗国家机关甚至破坏社会公共财物、危害他人人身

2、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的事件。根据公安部门的披露数据,群体性事件数量从1994年的1万多起已经上升到2004年的7万4千多起,增加了六倍多,参与的人数从1994年的73万人次上升的2004年的376万人次,增加了4倍[1]多。可以说,群体性事件,特别是突发性群体事件已经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成为考验政府执政能力的关键指标,正确认识和处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对于确保社会平稳运行、减少社会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特点及成因(一)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特点1、时间特点——事发突然,演变迅速。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形成过程或长或短,但发生一般都非

3、常突然,而且演变迅速,当事人为了扩大声势,往往相互鼓动,组织串联,采取大规模行动,人数众多,规模快速扩大,在数小时至数日内引起数千人甚至上万人参与。如2004年10月18日发生的重庆万州事件,从一般的争执到上万人的群体冲击政府仅仅几个小时的[2]时间。2、行为特点——情绪激动,行为过激。突发性群体事件一旦形成,群众的情绪相对比较激动,甚至失去理智。主要表现为大声呼喊、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拉标语、挂横幅、堵塞交通要道,甚至毁坏公物、打伤机关工作人员。3、主体特点——对象复杂,动机多元。突发性群体事件发生的初期,参与人的性质比较单一,一般都是该事件的利害关系人,但随着事件的发展、时间的延

4、续和人员的增多,参与人就会变得愈益复杂。如,有的是事件的引发者,有的是左右事件发展方向的骨干,有的是对事件扩大和恶化起推波助澜作用的附和者,还有的是因为事件扩大而滞留的人员。群体性事件虽由群体共同完成,但他们参与群体性事件的主观心态是不同的,如,有的故意制造事端,进行破坏活动;有的浑水摸鱼,趁火打劫;有的是不明真相,随大流而参与其中;有的则是出于好奇,参与围观、凑热闹。4、结构特点——组织松散,层次多元。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主体,在初始阶段大多是偶然集合而成的不特定人群,少数也可能存在亲友、邻居、同事、同学等一定的社会关系。但*本文是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保障》的部分成果

5、,项目编号2005年FFX0111都是由于某种动因或某种利害关系,凭一时的激情临时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成的。他们之间没有牢固的组织关系,也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和严密的行为规约,这是突发性群体事件和非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本质区别。因此,在事件发展到一定程度或部分人员的基本要求、愿望已经得到适当满足的时候,有些人便很容易发生动摇、彷徨,进而走向分裂;有的人则会悄悄离去。随着时间的延续,前景的暗淡,这种状态则更加明显,以至达到事件难以继续而自行终止的境地。(二)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深层成因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引发原因往往都是十分简单,甚至是滑稽可笑的。但在其简单的表象背后,却隐藏着长期积累的、复杂的、深层矛

6、盾,忽视、逃避或者隐瞒深层矛盾而仅仅根据表象进行处置,是治标不治本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其结果将可能引发更大的危机。1、社会转型时期,利益格局的变化是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内在原因。在社会转型期,社会整体结构、社会资源结构、社会区域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及社会身份结构都在发生着重大转变,社会同质性进一步消解,社会异质性增加,使追求同一性和超稳定性的传统社会控制[3]机制失去了基础。在各种社会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多元化的利益群体便会因为相互竞争而引发冲突。2、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导致的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是突发性群体事件发生的政治因[4]素。近年来上访、闹事等群体性事件增多,既有随着改革的深化,经济领

7、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的客观原因,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干部以权谋私,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引起群众强烈不满,而这种不满情绪往往转移到政府身上的客观原因。同时,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发生后,群众受不满情绪影响,把当地政府视作对立面,对政府发布的信息不信任,又进一步加剧了事态的扩大和发展。也正因为如此,缺乏对当地政府信任感的群众,想方设法“把事情闹大”,以引起上级部门的关注和重视。3、“稳定压倒一切”的逆向作用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心理原因。稳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