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ID:34412553

大小:236.0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5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_第1页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_第2页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_第3页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_第4页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2卷第9期生命科学Vol.22,No.92010年9月ChineseBulletinofLifeSciencesSep.,2010文章编号:1004-0374(2010)09-0941-05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申刚义*,高 妍,刘 越,佘东来,谷雨龙,崔 箭(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摘 要: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plasmonresonance,SPR)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免标记、实时在线研究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高灵敏传感技术,已经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得到了大量应用。该文简要介绍了SPR生物传感

2、器的基本原理,重点评述了其在新药筛选和药物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药物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969.2文献标识码:ATheapplicationofsurfaceplasmonresonancetechnologyindrugresearchSHENGang-yi*,GAOYan,LIUYue,SHEDong-lai,GUYu-long,CUIJian(KeyLaboratoryofChineseMinorityTraditionalMedicine,MinistryofEducationofChina,InstituteofChineseM

3、inorityTraditionalMedicine,Minzu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081,China)Abstract:Asanewlabel-free,real-timesensortechnologywithhighsensitivitytoresearchbiomolecularinteractions,surfaceplasmonresonance(SPR)hasbeenwidelyusedinthefieldoflifescience.Inthisreview,thebasicprincipleofSPRbiosensorwasintroduc

4、edbriefly,anditsapplicationindrugresearchincludingdrugscreeningandthemechanismofdrugactionwasalsoreviewedindetail.Keywords:surfaceplasmonresonance;drugresearch;review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人们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SPR技术在药物研究对药物的研究逐渐从宏观的器官水平进入到了微观中的最新应用与发展做一简要综述。分子水平,开展了药物与特定细胞受体蛋白、关键1SP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发展历程基因、蛋白酶等与疾病相关生物分

5、子之间的相互作[9]用研究[1-3]。通过研究药物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特异性SPR是一种表面物理光学现象。当一束p-偏相互作用,可以全程动态追踪药物与生命体内分子振光以一定的入射角度从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传播靶点的特异性作用过程,为新药筛选、药物在生物时,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则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处体内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进而研发制备各种新型发生全内反射。入射光的电磁场部分进入到光疏介高选择性的分子靶向药物[4]。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质中,形成消逝波。如果在光密介质(玻璃棱镜)和(surfaceplasmonresonance,SPR)生物传感技术的光疏介质(分析物)的界面加一层高反射的金属薄膜,出现,

6、则为这一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契机。SPR作为收稿日期:2010-04-02;修回日期:2010-06-10一种新型灵敏度极高的免标记、高通量、低耗量、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001595);中央无损检测生物传感技术,是当前研究分子相互作用民族大学自主科研项目(0910KYQN67)最重要的方法手段之一[5-8],可以实时动态研究各种*通讯作者:E-mail:sgy@iccas.ac.cn;Tel:010-分子相互作用的整个过程,在药物研究各个领域有68939942942生命科学第22卷当p-偏振光透过玻璃照射到金属薄膜表面并发生全样品进行标记或者衍生化就可以进行检测。这样既反射时,会

7、导致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被激发,形成可保持被检测分子的性质和状态,又避免了标记过表面等离子体。程及其造成的假阳信号等不利影响。(2)实时动态分在满足一定条件时,表面等离子体将和消逝波析:能动态地监测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过程,获得的能量耦合,发生共振,导致入射光能量被吸收,相互作用的反应速率及动力学方程。(3)非破坏性检反射光强度瞬间衰减,反射率显著减少。基于不同测:检测过程不会对样品产生任何化学或物理破样品折射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