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科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培养学生科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ID:34416989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5

培养学生科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_第1页
培养学生科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_第2页
培养学生科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科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型课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科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学习材料培养学生科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我今年参加了2010年绍兴市中考阅卷工作,从自己的改卷(简答题)部分的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发现学生在书面表达题上总体得分较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基本概念表达不准确:简答题中基本概念的表述竟然出现多个错字或别字,如“熔化”的“熔”写成“溶”和“融”;“月相”的“相”写成“像”和“象”;“东经”的“经”写成“径”;“氨基酸”的“氨”写成“铵”;“电磁波”的“磁”写成“滋”等;“红细胞”写成“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等。2.个人观点表达不清,答非所问

2、,不严谨等。有一个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要求从刻度角度写出两个不同点的简答题,从学生的答题看学生其实是知道的,比如欧姆表刻度不均匀,零刻度位置不同等等,但在表达时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答非所问:“欧姆表的示数越大,电流表的示数越小”;“接入电阻越大,欧姆表示数越大”;表达不准确:欧姆表刻度越大电阻越小;刻度分布不同;刻度变化大小不同;欧姆表刻度是由大到小,而电流表刻度是由小变大等等;另一个试题,表达“沉淀部分消失,同时由气泡生成”有学生写成“有气泡生成,但沉淀不消失”,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回顾自己学生的答题,也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同时会发现

3、在课堂上,教师一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就表现出前言不搭后语,抓耳挠腮却说不清楚,因此,现在的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教师有必要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进行调整,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一、培养学生科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1.科学课程标准的需要。《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发展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认识表达和交流对科学发展的意义,在科学探究中认真做好观察和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鼓励他们运用口头、书面、绘画、图表、数学公式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2.培养思维能力的需要。促进学生发展最重要的是智力的发展,智力发展根本上是思维的发展

4、,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什么样的思维依赖于什么样的语言。初中生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具体形象语言有助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形成;严谨缜密、具有高度逻辑性的科学语言则是发展逻辑思维的“培养液”,而初中科学教学重点是后者,即要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周密性、批判性、独立性与深刻性。3.中考改革的需要。科学中考试题早已有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而且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对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要求也更高了。4.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交流与沟通的世界,学生要在这个社会中生存或有所建树,必须学会沟通,而沟通的基本方

5、式是运用语言,因此在初中学生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满足学生未来进入社会的需要。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策略1、营造民主和谐气氛,让学生敢表达。不少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对一些缄默不语或说“不会”微型课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科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学习材料或回答错误的学生,经常是讥讽或指责,这样一到提问,全班学生都会低着头生怕喊到自己,这无疑是错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每一个学生都是愿意回答提问的,除非是胆怯或真的不会,如果是不会,斥责毫无用处;如果是胆怯,再指责对学生的压力就更大了;至于回答错误的学生被指责后下次就不敢说话了,因为怕再

6、错。这样一来,愿意在课堂上发表看法的学生只能越来越少,很不利于对语言表达的锻炼。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蹲下身来看孩子”,营造民主、宽容、和谐的教学氛围,解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唤醒沉睡的创造潜能,开启幽闭的心智,让孩子们畅所欲言,敢疑敢问,时间长了,学生便不把回答提问当作一个“关”,这本身造就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既培养语言表达的勇气,也培养了自信心。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后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交朋友,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敢表达。2、修炼教师自身语言,让学生能表达。教师的语言应科学、精炼,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场所,教师的教学语言

7、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是因为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语言才能把信息传递给学生,而学生也只有在理解教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加以内化,才能掌握所学知识。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科学性、启发性、教育性。如果教师的语言不规范、不严谨或条理不清,那么,传输给学生的只能是一些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当学生把这些信息以语言或文字的形式反馈出来时,就难免会出现错误。在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题时,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表达:因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或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力平衡,所以重力等于支持力。这样看上去表达合理、推理严密,其实存在科学错误

8、: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但只是平衡力四个条件中之一“大小相等”。对科学中一些特定概念的表述,教师不要简单的讲授,而应该将其内涵和外延讲深、讲透,比如讲“熔化”概念时需要强调由固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