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木兰诗》练习

《伤仲永》《木兰诗》练习

ID:34420742

大小:3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6

《伤仲永》《木兰诗》练习_第1页
《伤仲永》《木兰诗》练习_第2页
《伤仲永》《木兰诗》练习_第3页
《伤仲永》《木兰诗》练习_第4页
资源描述:

《《伤仲永》《木兰诗》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伤仲永》《木兰诗》练习23、《伤仲永》一、解释下列加黑字。1、未尝识书具2、父异焉3、即书诗四句4、其文理皆有可观者5、余闻之也久6、并自为其名7、自是指物作诗立就8、还自扬州9、父利其然也10、泯然众人矣11、环谒于邑人12、于舅家见之13、或以钱币乞之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有误的一项是()A、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译文:金溪县百姓方仲永,祖祖辈辈以耕种为生。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译文:从此(大人)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译文:天天让仲永去拜访同县的人。D、泯然众人矣。译文: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2、。三、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题目《伤仲永》中的“伤”是“为------感到悲伤”的意思,流露出作者对方仲永才华泯灭的悲伤之情。B、“即书诗四句”、“邑人奇之”这些词句,充分表现了儿童时代的方仲永的神奇。C、“父利其然也”、“不使学”,方仲永父亲这种急切见利的行为,是他才能衰退直到泯灭的最主要原因。D、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重视后天的学习,也会变得平庸。24、《木兰诗》一、默写。1、体现木兰勤劳的句子是:2、木兰从军的起因是:3、木兰从军前都做了哪些准备?(用原文回答)4、运用夸张手法,写出木兰

3、征战时矫健的雄姿及行军的速度的句子是:45、运用对偶,描写边塞夜景,体现战场上的艰苦生活的句子是:。6、运用互文,对偶,概述战争的旷日持久、战斗激烈的悲壮的句子是:7、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文中的二、下面句子中加黑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东市买骏马愿为市鞍马B、不知木兰是女郎安能辨我是雄雌C、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爷娘闻女来D、卷卷有爷名并自为其名三、下面句子的译文有误的一项是()A、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译文:愿意去买鞍买马,从此替父出征。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译文:奔驰万里赶赴战场,飞越一个个关口、一座座山峰。C、将军百战死,壮士

4、十年归。译文:将军百战之后死光了,士兵十年之后回来了。D、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译文:只希望驰骏马,送我回到故乡。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用排比手法,把木兰准备出征的忙碌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B、这首诗详写木兰从军缘由、行前准备、征途思亲、凯旋辞官、返回家园,略带战场生活、百战情况。C、“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用对偶手法,用环境描写烘托木兰战场生活的艰苦。D、从整体上看,全诗写得较好。但“壮士十年归”和“同行十二年”前后有出入,木兰从军的准确时间不得而知,这是适中的败

5、笔。425、《诗五首》一、默写1、来日绮窗前,2、扬子江头杨柳春,3、,儿女共沾巾。4、怀旧空吟闻笛赋,。5、,巴山夜雨涨秋池。6、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两句,写出了对未来欢乐的憧憬,反衬了游人思归之切、不得与妻子相聚共话内心的孤寂与痛苦。7、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是:8、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两句,暗含了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比喻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二、阅读理解及训练《杂诗》要点赏析:全诗用白描手法,通过

6、询问来自故乡的旧友,简洁而形象的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赏析训练: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即连用两个“故乡”,看似重复,实则形神毕现地表达了离家游子的欣喜之情。B、“应知”一词近乎口语,又略带主观臆测,却生动地表现出“我”急于了解故乡风物人情的殷切乡思。C、为什么“我”唯独眷恋着“绮窗前”的寒梅?因为它是“我”记忆中家乡最美的风景。D、全诗以白描手法写来,于平淡无奇中简洁而形象地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夜雨寄北》要点赏析:诗从对方来信问归期,、诗人作答写起,继而说明自己身处的环境,然后憧憬着与妻子欢聚的情景。诗中“期

7、”字两见,“巴山夜雨”重复,构成了音调与章法上的回环往复之妙,表现了时间与空间上的回环往复之美。赏析训练: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妻子问归期,丈夫答“未有期”,这样一问一答,足见夫妻感情的真挚。B、夫妻彼此相隔一方的一问一答以及“巴山夜雨”,也透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C、“何当”一词,由想象转入现实,把诗意推向高潮,描绘了一幅与妻子剪烛夜谈的温馨画面。D、盼望“共剪西窗烛”,写出了游人思归之切;盼望归后与妻子“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了不得与妻子相聚共话的孤寂与痛苦。4《淮上与友人别》赏析要点:这是诗人在扬州与友人分

8、手握别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和友人依依惜别之情。“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极致;“风笛”“离亭”都具有特殊意蕴,烘托离人的特殊心境,颇具典型意义。赏析训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