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河南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ID:34420926

大小:4.67 MB

页数:96页

时间:2019-03-06

河南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_第1页
河南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_第2页
河南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_第3页
河南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_第4页
河南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申请人姓名:王新生指导教师:张合兵副教授学位类别:管理学硕士专业名称: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方向:国土资源评价与规划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土信息工程学院二0一三年六月中图分类号:F301.2密级:公开UDC:500单位代码:10460河南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ResearchonEvaluationofConstructionLandIntensiveUseinHenanProvince申请人姓名王新生学位类别管理学硕士专业名称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方向国土资源评价与规划导师张合兵职称副教授提交日

2、期2013年5月答辩日期2013年6月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河南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愿意承担因本学位论文引发的一切相关责任。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河南理工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学位论文作者及导师完全了解河南理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3、学校有权保留和向有关部门、机构或单位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允许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允许采用任何方式公布论文内容,并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或其他手段保存、汇编、出版本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年月日年月日项目资助本研究得到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201211050)资助致谢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三年的硕士研究生生活转瞬即逝,在这三年里,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同学们的关心理解,朋友们的支持帮助,常常令我感动不已,获益匪浅。

4、在论文即将定稿之际,回首大半年来收集资料、处理数据、开拓思路、修改完善的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关怀和帮助,在此,请允许我向他们表达最真诚的谢意。首先,衷心的感谢我的导师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张合兵老师,本文在选题以及写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张老师的悉心指导。张老师多次询问学位论文的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张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给我以终生受益无穷之道。其次,感谢这三年来所有传授过我知识的老师们,感谢他们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感谢袁占

5、良老师、牛海鹏老师、郝成元老师、张小虎老师、李明秋老师、王锐老师、聂小军老师、马守臣老师,他们的细心指导使我受益良多;感谢辅导员许传阳老师,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上对我的关怀与支持;感谢研究生秘书李晶晶老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我要向诸位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再次,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们,感谢师兄刘轩、师弟孙江峰、师妹刘明远;感谢好友张秋霞、张沛沛、朱豪、吕鹏、李华超、李春晓等;感谢你们在我的生活和学习中提供的帮助;感谢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以及研究设想的所有者。感谢我的父母,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6、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最后,万分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我的论文以及参加我答辩会的各位专家、教授。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文中难免有欠缺、不足甚至错误的地方,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谢谢!本研究得益于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201211050)资助,特此感谢!摘要当前,中原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不断探索实践总结中,“两不三新”逐渐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凝聚共识的发展路径,即持续探索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新型工业化为主

7、导、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成为当前学术界最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对中原经济区主体部分河南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展开研究。本文通过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基本理论以及2010年河南省建设用地现状的分析,从建设用地利用程度、建设用地投入强度、建设用地经济效益、可持续利用度四个方面,建立河南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网络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基于综合指数法的河南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模型,对2001-2010年河南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

8、度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展开动态分析;对2002年、2005年、2008年、2010年河南省18省辖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基于评价结果,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划分为五个类,从豫东、豫西、豫南、豫北、豫中展开空间差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