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生成与发展的过程分析

生态文化生成与发展的过程分析

ID:34422973

大小:199.1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6

生态文化生成与发展的过程分析_第1页
生态文化生成与发展的过程分析_第2页
生态文化生成与发展的过程分析_第3页
生态文化生成与发展的过程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态文化生成与发展的过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发展研究生态文化生成与发展的过程分析张保伟(河南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河南新乡453007)【摘要】生态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即是生态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影响力从弱到强、认同度从小到大的不断成长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描述与把握,是理解并促进生态文化发展的基础。文章基于当代语境,从生态教育、生态技术、环保信用、生态制度等四个维度对这一过程进行了分析。【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成与发展;机制;过程【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0166(2011)09-0012-04doi:10.3969/j.issn.1003-0166.201

2、1.09.003生态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即是生识,掌握环境的改善与保育、防止生态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社会影响由1生态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普及态破坏等技能,能够从事生态科研、弱到强、认同度从小到大的不断成长生态管理、生态教育等的专业技术人的过程。就其实践来看,这一过程既在一般意义上,生态教育是人类才。生态专业教育的不断深入,将促表现为作为生态文化核心的生态价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进生态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探索值观在社会各领域的培育和生成,也明社会的需要,而将生态学思想、理生态现象发生发展的机理,发展生态是生态理念由一种隐性的观念成长念、原理、

3、原则与方法融入现代全民化的技术、工艺,创造合乎生态规律为显性的实践性力量的过程。对这一性教育的生态学过程[1],是以生态学的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环境行为的过程的描述与把握,是理解并促进生为依据,传播生态知识和生态文化、新模式,为社会提供必要的生态认知态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试从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及生态素养、塑和能力供应,为生态文化的发展提供生态教育、生态技术、环保信用、生态造生态文明的教育。智力支持和精神资源。同时,生态教制度等四个维度,对这一动态的发展生态教育首先是一种专业教育,育还是一种面向全民的普及教育,其过程进行展望和分析。其目的

4、在于培养具有系统的生态知目的在于为最广泛的社会公众提供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CGL064);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C453);河南省教育厅基地项目(2010-JD-005)作者简介:张保伟河南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生态文化、环境伦理12/未来与发展/2011/第9期发展研究获取生态知识的渠道和路径,面向各到社会成员的比例、生态教育中知识社会个体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成为遏个行业、各个专业、各个阶层普及生的深度与广度、生态教育类专业就业制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行为的对抗态知识,全面地强化生态意识和提升的前景以及

5、社会形成的职业需求数性力量,形成针对环境破坏行为的实生态文明,使每个公民自觉维护与其量等指标来衡量。生态教育的不断深质性冲突,进而加深人们对生态文化自身生存和发展休戚与共的生态环入和普及,不仅意味着生态知识的广的认知,充实生态文化的内容体系。境,促进个体养成一种科学理性的生泛传播,意味着生态科学对社会影响在这种意义上,生态制度的构建和运态世界观,激发个体珍视自然的生态力的全面深入和拓展,同样也表明社行,是生态文化生成与发展的基本要情感,培养尊重自然的生态道德,使会各领域不但认同和接纳生态规律求。生态制度在何种意义上可以涵盖其能在生活实践中自觉

6、承担生态责的约束,而且必将提升人们将自己的社会发展过程的核心和关键,更好的任和义务,成为具有生态意识的生态实践纳入生态规律之下的主动性。规范和指导环境实践,并在社会生产人。生活各个领域中创制出一个环保者上述两个层次的生态教育彼此2生态制度的逐渐完善和运行有利可图、污染者受到惩戒的制度空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生态专业教育间,是生态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为生态普及教育提供智识基础,生态制度是社会交往和互动的框架当前,十七大建设生态文明目标普及教育则为生态专业教育的更好与约束条件。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的提出,为生态制度建设提供了契机发展提供适宜的社会土

7、壤。从实践来生态环保就只能作为一种自发的理和动力。但由于现有制度的惯性、环看,没有充分的生态科学研究,生态念,而无从进入广泛的社会实践。本境问题的复杂性、观念认知的差异普及教育就失去其应有的科学水准;质上,生态制度并不是与其他制度截性、利益博弈的持续性等多方面原而没有真正得到社会的广泛了解,没然两分的独立存在,而是制度体系中因,制度的生态转型是一个复杂的过有充分的社会反馈和社会需求,生态生态理念的渗透和表现,即制度的生程;即使是已有的并不充分的环境政专业教育也就很难获得发展所需的态化[4]。它需要我们通过阶段性的制策,其制定和实施之间也存在极

8、大差广阔空间。目前,生态普及教育还缺度设计来不断对抗和调试制度中的距。政策执行中过分倚重行政的力量乏必须的教育资源。“在国内,除中小反生态倾向,进而实现从浅到深的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