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应用系统电磁兼容设计探讨_杜广波

dsp应用系统电磁兼容设计探讨_杜广波

ID:34429013

大小:205.8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6

dsp应用系统电磁兼容设计探讨_杜广波_第1页
dsp应用系统电磁兼容设计探讨_杜广波_第2页
dsp应用系统电磁兼容设计探讨_杜广波_第3页
资源描述:

《dsp应用系统电磁兼容设计探讨_杜广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期微处理机No.22010年4月MICROPROCESSORSApr.,2010DSP应用系统电磁兼容设计探讨杜广波(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杭州310022)摘要:讨论了电磁干扰传输的一般产生、传播途径及在电子电路系统中进行电磁兼容设计的目的及相关内容,并以美国TI公司TMS320C24x系列芯片为例,阐述了DSP应用系统进行电磁兼容设计的一些常用方法和技巧。关键词:电磁兼容(EMC);电磁干扰(EMI);DSP应用系统DOI编码:10.3969/.jissn.1002-2279.2010.02.031中图分类号:TN7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

2、02-2279(2010)02-0105-03DiscussionofEMCDesignforDSPApplicationSystemDUGuang-bo(ChinaUnitedEngineeringCorporation,Hangzhou310022,China)Abstract:Discussingthegeneraltransmissionapproachfor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EMI)andthedesignpurposeandcontentof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

3、C)fortheelectronicsystem.Inthispaper,TMS320C24xseriesasanexamplewillbeintroducedtoelaboratesomemethodsandtechniquesfordesignofDSPapplicationsystemEMC.Keywords: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EMI);DSPapplicationsystem[3]1引言备。三者关系如图1所示。随着DSP芯片的迅猛发展,其运

4、算速度和处理电磁骚扰源)耦合途径)敏感设备能力不断提高,使得DSP系统的成本、体积、重量及图1EMI的三要素功耗都有很大程度的下降。但与此同时,周围环境任何形式的自然现象或装置所发射的电磁能的电磁干扰源越来越多,使得DSP系统和产品设计量,使生物受到损伤或使其他设备、系统发生电磁危人员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即如何抑制日益严害,从而导致性能下降或故障,这种自然现象或装置重的电磁干扰(EMI),提高系统性能,使各种电气及就称为电磁骚扰源。如光照、天电噪声、电子噪声、[1]电子设备达到电磁兼容(EMC)。发电机等都属于电磁骚扰源。2电磁兼容设计耦合途径是指

5、传输电磁骚扰的媒介或途径。敏感设备是指当受到电磁干扰时,会受到伤害2.1电磁兼容的生物及会发生电磁危害,导致性能下降或发生故电磁兼容(EMC)是指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频障的器件、设备或系统。许多器件、设备或系统既是谱资源等条件下,各种用电设备可以共存并不至于敏感设备又是产生干扰的电磁骚扰源。引起性能降级的一门学科。而电磁兼容性通常是指2.2电磁兼容设计的目的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下能正常工作,并且不对电磁兼容性设计的目的:是使电子设备或电子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2]系统在预期的电磁环境中实现电磁兼容。即要求在力。同一电磁环境中的设

6、备或系统都能正常工作又互不电磁干扰(EMI)是指电磁骚扰引起的设备、传干扰,达到/兼容0的状态。满足电磁兼容(EMC)有输通道或系统性能的下降。形成电磁干扰必须具备[3]以下两方面的规定:三个要素,即:电磁骚扰源、耦合途径和敏感设作者简介:杜广波(1976-),男,吉林省白山市人,工学硕士,工程师,主研方向:发电厂设计及智能化电器研究。收稿日期:2009-11-03#106#微处理机2010年(1)能在预期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无性能的耦合、降低敏感设备对骚扰源的灵敏度来设计系降低或故障;统,达到电磁兼容的要求。(2)对该电磁环境来说不是一个干扰源。如

7、果一3系统内EMC设计中采取的措施个DSP系统符合以下条件,则该系统是电磁兼容的。#对电磁骚扰不敏感。3.1有源器件的选择和PCB的设计#对系统自身不产生干扰。在数字电路特别是高速数字电路设计中,有源#对其他系统不产生干扰。器件的正确选择和印刷电路板(PCB)设计对防止电为了实现电磁兼容,必须从形成电磁干扰的基磁干扰(EMI)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本要素出发,从分析电磁骚扰源、耦合途径和敏感设在器件的选择过程中必须注意有源器件的固有备入手,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抑制骚扰源、减弱或电磁敏感度特性和电磁骚扰发射特性。评价敏感器消除骚扰的耦合途径、降低敏感设备对骚

8、扰的响应。件的重要参数有灵敏度和带宽,灵敏度越高,带宽越2.3电磁兼容设计的基本内容大,抗扰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