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謇斋琐缀录》(明)尹直撰

《謇斋琐缀录》(明)尹直撰

ID:34430075

大小:199.16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3-06

《謇斋琐缀录》(明)尹直撰_第1页
《謇斋琐缀录》(明)尹直撰_第2页
《謇斋琐缀录》(明)尹直撰_第3页
《謇斋琐缀录》(明)尹直撰_第4页
《謇斋琐缀录》(明)尹直撰_第5页
资源描述:

《《謇斋琐缀录》(明)尹直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謇齋瑣綴錄  (明)尹直撰  (謇齋瑣綴錄,八卷,明尹直撰。尹直,字正言,江西泰和人。景泰五年進士,官至翰林學士、兵部尚書。明史卷一六八有傳。)  ●謇齋瑣綴錄一  經筵禮儀  視牲本末  翰林故事  ○經筵禮儀  令上御經筵,肇於嗣極之初,是為天順八年甲申之八月二日。歲率以二、八月中旬起,四、十月末旬止,月三會講,日皆逢二。進講,每兩人,一四書,一經。講章皆預呈閣老,轉付中書繕錄正副各二紙,隔日進司禮監官奏知。先晚,於文華殿內寶座地平之南,設金鶴香爐左右各一,於左香爐之東稍南,設御案、講案各一,皆西向,案上各置所講二書,以夾講章各壓以金尺一

2、付。至期早朝,近侍內臣及知經筵官、總兵、閣老、學士,(「近侍內臣及知經筵官總兵閣老學士」,「總兵」原作「總裁」,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并講讀官及六部尚書、都御史、大理卿、通政使、鴻臚卿、錦衣指揮使及四品以上寫講章官俱綉金緋袍,其展書翰林官與侍儀御史、給事中、序班、鳴贊等,俱青金綉服。朝畢,駕起御文華殿,皆隨之。大漢將軍凡二十名導駕至左順門,退易冠帶便服,仍各執金瓜,而領將軍或侯或伯者,則易金綉蟒衣。追越眾官,進左順門,皆分班綴行,立文華門外,竢傳宣云:「進來。」則將軍先入殿內,負東西墻立,(「負東西牆立」,「東」原作「內」,據明朱

3、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諸官升陛,鴻臚卿贊入班。行禮畢,以次分由殿東西門入,重班立。指揮則立西一班末,稍前,御史、給事、序班六員,分於中門左右,北向立。序班二人舉御案進上,二人舉講案置中,鳴贊唱:「進講。」講官各出班,立講案前,展書官二員出班對立。鳴贊唱:「講官並行禮。」興。東展書官進至地平,膝行詣御案,展四書講章。講四書官亦稍前近案,展所講書,竢展書官復位,仍先說講某書,然後申講。講畢,掩書稍退後,原展書官仍如儀進,掩書復位。西展書官與講經官進退俱如前儀。講畢,仍並行禮,各回班。序班各撤案,聯置舊所。鴻臚卿中跪奏:「禮畢。」上諭:「官人

4、每喫酒飯。」各官跪承旨,興,以次出丹陛,仍行禮,乃出左順門。宴以官序,惟學士之坐立,則序於鴻臚卿及四品以上寫講章官右,展書官坐立亦序於四品以下寫講章官上,重職事也。其號日講官者,凡四員,日輪二員。先大學衍議,次貞觀政要,二書皆不用講章,惟各以黃票書所起止預進。先日,內臣設御案於文華殿後穿堂中,以二書并起止置案上。至日,早朝畢,四講官同閣老隨駕入至殿內,授內臣以來日起止,門內行禮,分班北向前後立。東班當講者詣御案前,內侍授以牙籤,右手執之,且指且講,書則向上,初展後掩,皆屬內侍。講畢,還籤復位。西班當講乃進講,悉如東儀。講畢,上諭:「先生喫酒飯

5、。」皆跪承旨行禮,禮前後皆一拜三叩頭。出宴於文華門外西廡,禁中謂之「小經筵」,或謂之「小講」云。  ○視牲本末  國朝大祀之牲,皆預養於犧牲所,所在天壇西南隅。歲以臘月朔旦,駕親臨閱,文武堂上官皆先候於所南門外。駕至,則樂舞生羣行叩頭禮,錦衣指揮使奏落輦,尚膳監太監進茶一鍾,上乃降輦。禮部、太常寺堂上官分導以入,眾官皆從,立門內。俟駕周視各牲畢,送出門,升輦進茶畢,乃退。以後每夕輪一大臣繼視之,蓋自五府及吏、戶、禮、兵、工五部,通政、翰林堂上官之無故者皆與焉。太常寺則先期以次坐日具聞。至次當往者,則太常與簿廳先日徑其手本稟請。是日早,總兵官遣

6、一頭目先受約束。至晚,率五十騎卒,候鍾定人靜,乃具盛服,騎卒導從正陽門出,所過火甲籠燈,夾道候迓。抵西天門,釋輿駐騎,徒步入門,循道旁行,道以御嘗行故也。至所北門,則禮部委官及養性士卒、知觀、提點皆候。肅入,自兔房、鹿檻、羊棧、牛枋、豬圈,周行歷視,乃坐官亭。所官具牲數揭帖以呈,蓋牛犢二十九、壯羊二十二、鹿二、兔十四、猪三十四也。辭出,騎卒火甲仍導,抵城,閽人啟鑰,皆入歸第,乃散。明早,則具絳袍,先百官入左掖門,至丹墀,立於鳴贊官之右,俟上御寶座,靜鞭鳴第二聲,稍前,立於大漢將軍之南。三鞭止,即上御道中跪,自稱某官某看牲復命,俯伏三叩頭,興,

7、退立於常朝班之東,俟眾官行禮畢,乃還班。其日或值輟朝,亦須絳袍,惟自正旦以後,上御殿則或朝服或公服從眾,獨加布履,升陛由殿東第一門入內立,俟駕臨鞭止,復命如前。起,越王門之東之門乃出。若值傳制,則具朝服先入華蓋殿,復命也。夫用騎卒者,傳自宣德間始,所以防不虞也。蓋故事,視牲屬明曉,往還卒遇中宵,以久漸差,至僅二鼓,已還矣,亦莫知其非也。因循簡便,豈啻是哉!  ○翰林故事  永樂初,選翰林文學之臣六七人,直文淵閣,參典機務,詔冊制誥皆屬之,而謄副繕正,則中書分直更入,事竣輒出。宣德間,三楊諸先生始置廚饌於閣之東偏,而選能書者處以閣之西小房,謂之

8、「西制敕房」。諸學士則居閣之東五楹,專管誥敕具稿,定正於閣老,乃付中書繕進,謂之「東誥敕房」。而帶知制誥銜,則惟閣老與諸學士而已,中書等官不敢僭也。時諸學士每早與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