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路和车聪明起来

让路和车聪明起来

ID:34431191

大小:42.7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6

让路和车聪明起来_第1页
让路和车聪明起来_第2页
让路和车聪明起来_第3页
让路和车聪明起来_第4页
让路和车聪明起来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路和车聪明起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路和车聪明起来——智能交通系统能为我们做什么●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笑京根据国家“十五”计划的安排和智能运输系统在中国开发应用的实际状态,科技部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中安排了“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和示范工程”项目。该项目以中心城市和高速公路相关应用项目为龙头,在城市智能化交通管理、公共交通系统、交通信息服务、跨省市高速公路联网收费、高速公路智能化管理以及智能运输系统的产业化和基础性工作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和应用示范。目前该项目已经全面启动。一、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历史1.智能交通系统的产生自古以来,衣食住行是人们

2、生存和发展的四大要素,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出行的增加。汽车的发明大大延伸了人类个体交通的范围,形成了支撑世界经济的汽车工业和服务业,促进了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现代道路网的形成,汽车文明已经成为现代化社会的标志之一。但同时,汽车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交通是否拥堵,已经成为今天大中城市居民每天都要关心的问题。公路是否通畅,也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正常运转的因素之一。谁也没有想到:在发展中的中国,车和路的矛盾、交通和环境的矛盾会来得这样早。解决车和路的矛盾,常用的有两个办法:一是控制需求,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限制车辆的增加;二是增加供给,也就是

3、修路。但是这两个办法都有其局限性。长期以来,国外无一例外地采取了大量修筑道路基础设施的办法。但是,面对越来越拥挤的交通、有限的资源和财力以及环境的压力,再大量修筑道路已经十分困难。科学家们发现,在交通高峰时期,中心城市道路系统和国家高速公路系统并不是全都发生交通拥堵,有相当一部分道路仍然很畅通。于是他们设想:如果能够及时地将道路网的交通信息告诉驾驶员,并提示他们绕行那些路段,则道路网的资源就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换句话说,就是将交通高峰时期的车辆,有效地分布在道路网中,尽量缩短人们的出行时间。这种想法在上世纪的60-70年代就已经提出,但

4、在当时,如何采集主要道路上的实时交通状况数据、如何传输和处理这些数据、如何将信息传给道路的使用者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无法解决。到了上世纪的80年代末,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发达国家的土地和人工费用已经是50年代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于是在80年代中后期,欧洲开展了DRIVE计划(欧洲道路、车辆专用信息系统计划),美国开展了MAYDAY、PATH项目等。科学家们发现:电子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引入运输系统,不但有可能解决交通的拥堵,而且对交通安全、交通事故的处理与救援、客货运输管理、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等方面都会产生巨大

5、的影响。他们不断扩大研究、开发和试验的范围,逐步在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方面形成了一个专门的领域。1994年,这些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在法国的巴黎聚会,将这些将要为交通和运输服务的系统定名为"智能交通系统",英文为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简称ITS。2.智能交通系统在中国1995年下半年,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访问欧洲,欧盟委员会的有关部门和专家在介绍欧洲信息化项目中提到了有关智能交通的内容,宋健主任以科学家特有的敏锐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应用前景的方向。从1996年开始,国家科委组织

6、国内有关部门和专家与欧盟进行交流,1997年和1998年在北京和布鲁塞尔召开了中欧智能交通系统研讨会。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涉及综合运输系统中的许多部门。为了便于协调,国家科技部组织交通部、铁道部、公安部、建设部、国家技术监督局等有关部门,建立了中国ITS政府协调小组,总体规划包括道路、铁路、水运、民航在内的中国ITS发展战略、标准制定和人才培训,组织ITS关键技术的攻关和示范工程。1999年,科技部确定在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增加ITS内容,就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的体系框架开展研究工作,由依托在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的国家智能交通系

7、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来自各方的100多位专家参加了研究工作,2001年9月,项目通过了国家鉴定和验收。这是我国第一次就一个应用系统开展跨部门和跨学科的框架研究,将分布在不同行业和部门的信息按照服务功能分类,按照信息共享的原则建立数据流图,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同时,充分考虑了中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九五”期间,各行业和中心城市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建设和城市发展的时机,进行了一系列开发和应用工作:交通部紧紧抓住公路收费这个政府和老百姓都关心的问题,以联网收费为突破口,出台了联网收费暂行技术要求,保证大范围内的统一和兼容。电子不停车收费(E

8、TC)是最先开始应用的领域之一,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例如:广东1997年提出以ETC收费方式实现全省路桥收费一卡通。若按国外普遍流行的技术方案实施广东全省ETC联网,一期工程建设需2亿多元,技术虽然上合理,但经济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