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_新音乐_美学基础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于_新音乐_美学基础若干问题的思考

ID:34433068

大小:55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6

关于_新音乐_美学基础若干问题的思考_第1页
关于_新音乐_美学基础若干问题的思考_第2页
关于_新音乐_美学基础若干问题的思考_第3页
关于_新音乐_美学基础若干问题的思考_第4页
关于_新音乐_美学基础若干问题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_新音乐_美学基础若干问题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Ó创作研究Ó而,真正从美学角度关于“新音乐”美学基础进行探讨的不多,或不充分。关于这四大“历史死结”,本文作若干问题的思考者已在《20世纪中国音乐思想的四大死结———音乐美学、哲学和文化学的思考与求解(纲要)》一文发表了个人见解。①在此基础上,本文拟就“新音乐”美学基础的若干问题作进一步的思□宋瑾考。也可以说,本文是在作者个人的音乐美学立场上思考“新音乐”的下列几个问题的:如何确定“新音乐”的性质;如何看待“新音乐”的感一、序言:本文的音乐美学立场性样式特征;如何判断“新音乐”的价值;如何选择“新音乐”的发展方向。显然,这些问题彼此相关。“新音乐”是20世纪中国大陆“五

2、四”以来“新文由于目前音乐界没有统一的美学立场,因此这里化”的组成部分。它的“新”,是相对于“旧”,也就是传首先必须陈述本文作者个人的音乐美学基本观点。限统而言的。然而到了世纪末的今天,“新音乐”已经成于篇幅,只能简单直陈个人见解。在此基础上,才可为新的传统。无论是音乐创作、音乐教育,还是大众音能谈论“新音乐”的美学基础诸问题。乐生活,现在都以“新音乐”为主。而原汁原味的传统在强调把对象放到某种关系中看其本质的“关系音乐(民族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和文人音乐)实在论”哲学立场,②从“真、善、美相关而不相却处于边缘或被“抢救”的地位。近一个世纪以来,人同”这一基本观

3、点出发,笔者认为,音乐可与人构成们对“新音乐”提出了种种问题,进行过种种思考和争各种关系,其中包括两个基本关系,即功用关系和艺议,均不外乎从各个角度对音乐的内外关系(音乐与音术关系。功用关系包括把音乐用于宣传、教育、教乐之外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其他方面等的关系)、化、认识、医疗、经济、环境等领域。艺术关系则是中西关系、新旧关系和雅俗关系进行探讨和思辩。然人出于艺术目的(主要是审美目的)而从事感性体验沪演出后留下,直至病殁。交响曲《长征》、贺绿汀的管弦乐小品三首———《序曲》《荒村⑥黄贻钧(1915—1995),江苏苏州人。1941年毕业于上夜笛》《大世界》(以上演先

4、后为序,其中《满江红》还是他整理海国立音专,主修小号,兼习圆号及打击乐等。1938年以正式定稿的)。新时期以来,他还指挥首演了朱践耳的《交响幻想队员身份进入工部局乐队,并为沪上一些电影制片公司担任曲》、交响组曲《黔岭素描》、交响音诗《纳西一奇》以及《第一电影配乐作曲。上海解放后继续留在上海交响乐团工作,50交响曲》等。此外,他还是中国第一位出访的乐队指挥,先后年代中期以后又兼任母校———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教师。在指挥过芬兰赫尔辛基交响乐团(1956)、苏联国家交响乐团、其任上交团长期间,坚持以正规方式治团,狠抓业务训练和古比雪夫交响乐团、塔什干交响乐团(1958)、柏林

5、爱乐乐团演出实践,把该团水平提到国内一流的高度。在介绍外国交(1981)、香港泛亚交响乐团、新加坡国立交响乐团、日本读卖响音乐名作的同时,又大力扶持中国作曲家的交响作品。“文交响乐团(1986)。曾被匈牙利政府授予“李斯特纪念奖章”。革”前17年,尽管中国的交响音乐创作极不景气,但经他指⑦薛宗明《中国管弦乐队发展资料简记之三》。挥上交首演的就有冼星海的交响组曲《满江红》、施咏康的交响诗《黄鹤的故事》、王云阶的第一和第二交响曲、丁善德的(未完待续责任编辑徐冬)·12··《人民音乐》2000年第7期总第411期·Ó创作研究Ó活动过程所实现的主体—对象关系。③在功用关系中,要

6、的。它的产生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让人美食,因此审音乐只是工具,只具有手段的特殊性,只被间接需要,美价值显然高于糖衣药丸。后者中反美或非美的作它自身不是活动的目的,人们只是通过它来达到它以品,依然以感性活动为重心,它所依附的东西,有的是外的目的。而在艺术关系中,音乐自身就是感性体验音乐之外的观念(回归自然等),有的是音乐之内的观主体的直接需要者,它就是感性体验过程主体指向的念(从形式走向反形式等)。但是,尽管有这些观念支“目的物”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独有价值。因此,音乐撑,重心还在感性一边。若重心在音乐之外,在感性之的“本质”只能体现在艺术关系中。外,则是功利性音乐。在艺术范

7、围,音乐还可以划分为纯美的和表现的当然,审美活动常常跟认识活动混合在一起,但两种。前者即仅仅提供丰富有序音响结构的音乐,后是,审美毕竟不同于认识;审美是人与丰富的有序对象者是携带真或善的信息的音乐,即便是美的,也是依附发生感性关系过程的体验,而认识则是对感性对象背性的美。前者属于纯审美范围,后者,则属于更大的感后的东西的理性追踪。感性体验以感性对象为直接需性活动范围。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必须是美的,而后要者,而理性追踪则以感性对象为媒介,以它背后的者则为了表现需要,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④“所指”为真正需要的目标。对审美而言,对音乐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