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锆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掺锆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ID:34434961

大小:250.8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6

掺锆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_第1页
掺锆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_第2页
掺锆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_第3页
掺锆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_第4页
掺锆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掺锆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掺锆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刘汉法,张化福,类成新,袁长坤(山东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信息技术学院,山东淄博255049)0引言透明导电氧化物(TCO)在液晶显示器(LCD)、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太阳能电池等微电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3]。锡掺杂的氧化铟(ITO)薄膜具有透过率高、电阻率低和功函数大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透明导电氧化物。当应用到某些方面,如透明加热器和化学传感器时,要求透明导电薄膜可以在反复高温下稳定工作。但是,当温度大于700K时,ITO薄膜会出现(>1000K)测试后性能稳定,未出现明显退化现象[5],因此,有望成为ITO薄膜

2、在高温领域的理想替代产品。并且,与ITO相比,ZnO∶Zr薄膜还具有无毒、价格便宜、资源丰富等优点。目前,国内外关于ZnO∶Zr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报道很少,H Kim等人[6]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的ZnO∶Zr透明导电薄膜可见光区平均透过率只有88%;G K Paul等人[7]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ZnO∶Zr薄膜最低电阻率为7.2×10-2Ω•cm;M S Lv等人[8]采用溅射法制备出了较好的ZnO∶Zr透明导电薄膜,其最小电阻率为2.07×10-3Ω•cm,可见光区平均透过率接近90%。本文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水冷玻璃衬底上制备出了具有良好附着性能的ZnO∶Zr透明导电

3、薄膜。分析讨论了溅射功率对ZnO∶Zr薄膜结构、形貌、光学、电学性能的影响。实验所获得ZnO∶Zr薄膜的最小电阻率为3.8×10-3Ω•cm,所有薄膜样品的可见光平均透过率都超过92%。1实验用JGP500C2型高真空多靶位磁控溅射系统在室温水冷玻璃衬底上制备ZnO∶Zr薄膜样品,所用的射频频率为13.56MHz。系统的本底真空度为9.6×10-5Pa,溅射压强为1.5Pa,溅射时间40min。所用ZnO∶Zr靶材从中美合资合肥科晶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购买,由纯度均为99.99%的ZnO和ZrO2高温烧结而成,其中ZrO2的重量比为5%。靶材直径为75mm,厚度3mm,靶与衬底

4、之间的距离40~80mm连续可调。溅射所采用的气体是99.999%的高纯Ar气,溅射镀膜时Ar流量为20cm3/min,溅射功率介于125~300W之间。衬底为7059玻璃,在放入溅射室之前,依次经无水乙醇擦拭,60℃丙酮溶液超声清洗10min,无水乙醇浸泡20min,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后烘干。利用FEISirion200型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D8ADVANCE型X射线衍射仪(CuKα1靶,射线源波长为0.15406nm)研究ZnO∶Zr薄膜的结构和形貌。用TU-1901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的光学透过率,用SDY-4型四探针测试仪室温下测量薄膜的方

5、块电阻R,用SGC-10型薄膜测厚仪(测量精度<1nm)测量薄膜的厚度l,薄膜的电阻率由公式ρ=Rl计算得到。2实验结果与讨论2.1ZnO∶Zr薄膜的结构和形貌图1给出了在室温水冷玻璃衬底上制备的ZnO:Zr透明导电薄膜的X射线衍射谱。由图可见,ZnO∶Zr薄膜的特征谱线与ZnO薄膜六角纤锌矿结构的特征谱线相吻合,说明Zr4+离子的掺杂并没有改变ZnO薄膜的结构,实验制备的ZnO∶Zr具有六角纤锌矿结构。由于Zr4+离子半径(0.059nm)小于Zn2+离子半径(0.06nm),并且ZnO∶Zr薄膜的X射线衍射谱中没有观察到ZrO2的衍射峰,这表明Zr4+离子很可能是以替位

6、原子的形式存在于ZnO∶Zr薄膜中的。功率为125W和175W的两个ZnO∶Zr薄膜都只存在一个极强的(002)晶面衍射峰,说明薄膜具有很好的C轴择优取向;对应的2θ角、半高宽分别为34.029°、0.62°和34.152°、0.53°,半高宽度比较小,表明实验制备的ZnO∶Zr薄膜具有良好的结晶性能;功率为175W时制备的ZnO∶Zr薄膜的(002)晶面衍射峰强度是125W时的5倍,表明溅射功率增加时,薄膜的晶化程度得以提高。ZnO∶Zr薄膜的晶粒尺寸可以根据Seherrer公式D=0.89λ/(Bcosθ)求得,其中D为晶粒尺寸,λ为X射线波长,B为衍射峰的半高宽,θ为

7、衍射峰所对应的衍射角。本实验所制备ZnO∶Zr薄膜的晶粒尺寸为15~21nm,晶粒尺寸较小。图2给出了不同功率下ZnO∶Zr薄膜的SEM照片。可见,在功率为125W时,薄膜的晶粒尺寸较小,致密性不高;当功率增大到150W时,薄膜的晶粒尺寸有所增大,致密程度大大提高;当超过150W后,晶粒继续增大,但致密程度降低。当溅射功率增加时,大的溅射功率会提高Ar气的电离度,从而增大溅射速率,即在溅射时间相同的条件下,高功率下溅射出的粒子数目更多,粒子之间直接碰撞成核或团簇的概率增大。另外,功率增大使氩离子能量增加,溅射粒子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