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习题答案

第8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习题答案

ID:3443781

大小:277.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7-11-21

第8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习题答案_第1页
第8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习题答案_第2页
第8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习题答案_第3页
第8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习题答案_第4页
第8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习题答案_第5页
第8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习题答案_第6页
第8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习题答案_第7页
第8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习题答案_第8页
第8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习题答案_第9页
第8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习题答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第8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习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思考题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什么是酸?什么是碱?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答】酸碱质子理论:凡能放出质子(氢离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与质子(氢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转移反应。2.根据酸碱电子理论,什么是酸?什么是碱?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答】酸碱的电子理论:凡是能给出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叫做碱,也叫做路易斯碱;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叫做酸,也叫做路易斯酸。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配位键的形成并生成酸碱配合物。3.说明下列名词的意义:(1)酸碱共轭对;(2)两性物质;(3)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4)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5)酸的强度和酸度;(6

2、)稀释定律;(7)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8)分布系数;(9)质子平衡条件;(10)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11)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12)酸碱滴定突跃范围。【答】(1)质子酸失去一个质子变为质子碱,质子碱得到一个质子转为酸。因一个质子的得失而相互转变的每一对酸碱就称为共轭酸碱对(2)有些酸碱物质,在不同的酸碱共轭酸碱对中,有时是质子酸,有时是质子碱,把这类物质称为酸碱的两性物质。如:HPO42-、H2PO4-、HS-、H2O等。(3)仅仅在溶剂分子之间发生的质子传递作用称为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反应的平衡常数称为溶剂的质子自递常数。(4)拉平效应:在某溶剂中,不能区分酸性强弱的现象。区分效应

3、:在某溶剂中,能区分酸性强弱的现象。(5)酸的强度:表示给出质子的能力。酸度:表示溶液中[H+]浓度或[OH-]浓度的大小。通常以pH或pOH表示。(6)弱电解质的解离度是随着浓度的减小而增大,这一规律就称为稀释定律。(7)在酸(或碱)的解离反应式中,当共轭酸碱对处于平衡状态时,溶液中存在着多种酸碱组分,这些组分的浓度称为平衡浓度,以[]表示;各组分平衡浓度之和称为分析浓度(或总浓度),通常以c表示。(8)溶液中某种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与其分析浓度(或总浓度)的比值称为该组分的分布系数,以δ表示。(9)酸碱反应中,酸给出质子的数目与碱接受质子的数目是相等的,这种质子转移的平衡关系称为质子平衡式

4、或质子条件式(以PBE表示)。(10)在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可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降低,这种现象就叫同离子效应。盐效应:由于强电解质盐类的存在,引起弱电解质解离度增加的现象。(11)在酸碱滴定中,加入的滴定剂与被滴定物质按照化学计量关系完全反应时,所对应的pH值称为化学计量点。化学计量点的判断往往需要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停止滴定时称为“滴定终点”。(12)通常将化学计量点(100%被滴定)之前(99.9%被滴定)和之后(100.1%被滴定)的区间内pH值的变化范围称为滴定突跃范围。4.指出H3PO4溶液中所有酸与其共轭碱组分,并指出哪

5、些组分既可作为酸又可作为碱。【答】在H3PO4溶液中,存在H3PO4、H2PO4-、HPO42-、PO43-组分,其中可作为酸(括号内为其共轭碱)的有H3PO4(H2PO4-)、H2PO4-(HPO42-)、HPO42-(PO43-),既可作为酸又可作为碱的有H2PO4-、HPO42-。5.在下列情况下,溶液的pH值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是增大还是减小?(1)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2)氨水溶液中加入硫酸铵(3)盐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钾;(4)氢碘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钾。【答】(1)变大;(2)变小;(3)不变;(4)不变。6.有三种缓冲溶液,其组成是:(1)1.0mol·L-1HAc+1.0m

6、ol·L-1NaAc;(2)1.0mol·L-1HAc+0.01mol·L-1NaAc;(3)0.01mol·L-1HAc+1.0mol·L-1NaAc。这三种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缓冲容量)有什么不同?加入稍多的酸或碱时,哪种溶液的pH值发生较大的变化?哪种溶液仍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答】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大小与酸碱的浓度有关,当酸碱的浓度越大,且酸碱的浓度越接近,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就越大。因此,(1)的缓冲溶液缓冲能力大,(2)和(3)的缓冲能力相同,缓冲能力小。向(2)和(3)的缓冲溶液中加入稍多的酸或碱时,溶液的pH值发生较大的变化,而(1)的溶液仍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7.配制pH为3

7、左右的缓冲溶液,应选下列何种酸及其共轭碱(括号内为pKΘa值)。HAc(4.75);甲酸(3.75);一氯乙酸(2.85);二氯乙酸(1.30);苯酚(9.89)【答】选择一氯乙酸。8.适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答】(1)反应必须定量地完成。化学反应按一定的反应方程式进行,即反应具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并且进行得相当完全(通常要求达到99.9%以上),不存在副反应。(2)反应必须迅速地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