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薄膜制备与润湿角测定

有机薄膜制备与润湿角测定

ID:34444292

大小:1.84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3-06

有机薄膜制备与润湿角测定_第1页
有机薄膜制备与润湿角测定_第2页
有机薄膜制备与润湿角测定_第3页
有机薄膜制备与润湿角测定_第4页
有机薄膜制备与润湿角测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机薄膜制备与润湿角测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报告实验实验名称:有机薄膜材料的制备及润湿角的测定年级:2015级材料化学日期:2017/09/12姓名:汪钰博学号:222015316210016同组人:向泽灵一、预习部分一、实验要求和目的1、了解有机电致发光薄膜的制备方法2、熟悉溶液的配制3、掌握利用旋涂仪制备薄膜方法二、知识背景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关于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论文发表于1963年,pope等人在蔥单晶片的两侧加直流电压,首次观察有机化合物的EL现象。但直到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C.W.Tang用8-羟基喹啉铝(Alq3)作为发光层,制成了高亮度(>1,000c

2、d/m2),高效率(1.5lm/w)绿色有机电致发光薄膜器件,其驱动电压降到了10v以下,从而取得了有机薄膜发光器件研究史上划时代的进展,引起了人们对有机电致发光研究的关注。资料由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要实现产业化就要求其制备要简单,以降低生产成本,这就促进人们对其制备工艺的研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中有机薄膜的制备是十分关键的,薄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器件的效率和亮度。根据材料的不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可分为两大类:有机小分子和有机高分子。有机小分子常用真空蒸镀的方法,而高分子材料常用旋涂的方法制备薄膜。随着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工艺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其他的制备工

3、艺,如:有机蒸汽喷印(organicvaporjetprinting)、有机气相沉积(organicvaporphasedeposition)、丝网印刷(screenprinting)和喷墨打印(inkjetprinting)等技术,这对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产业化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三、实验原理本实验就是由于有机电致发光小分子成膜性差,利用有机高分子好的成膜性,在旋涂仪上旋涂成膜,制备有机电致发光掺杂薄膜。四、实验仪器与药品,试剂1、实验仪器旋涂仪,小烧杯(50ml)或大试管(20ml),胶头滴管,电子天平,玻璃棒,双面胶,玻璃片(2cm×1cm),镊子,棉球,量筒2、药品及试剂

4、8-羟基喹啉铝(Alq3,聚碳酸酯(PC)或聚苯乙烯(PS,氯仿五、实验步骤1、有机溶液的配制称量5mg聚碳酸酯(PC)或聚苯乙烯(PS)两份,分别放在两个试管内,再分别称量1mg,2mgAlq3,也分别放在上面的试管内,最后向两个试管滴加10ml氯仿溶剂,配制成质量比为1:5,2:5的两种氯仿溶液已备下面涂膜之用。2、玻璃片的清洗首先用棉球蘸蒸馏水把玻璃片擦洗干净,尔后,再用棉球蘸氯仿溶剂把玻璃片擦洗干净,干燥后以备涂膜。1、旋涂膜的制备资料把上面干净的玻璃片粘在旋涂仪的托盘上,在玻璃片上均匀滴注上面配制的溶液,启动旋涂仪,旋转停止,取下玻璃片,即可制得均匀的有机电致发光的掺杂旋

5、涂膜。六、有机电致发光的掺杂旋涂膜的发光表征1、紫外光谱的测试2、荧光光谱的测试材料表面润湿性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接触角测定的工作原理和测定装置的基本结构2.学习测定材料接触角的基本操作二、实验原理Oθγl-gγs-lγs-gOθγs-gγl-gγs-l图1接触角示意图资料当液滴自由地处于不受力场影响的空间时,由于界面张力的存在而呈圆球状。但是,当液滴与固体平面接触时,其最终形状取决于液滴内部的内聚力和液滴与固体间的粘附力的相对大小。当一液滴放置在固体平面上时,液滴能自动地在固体表面铺展开来,或以与固体表面成一定接触角的液滴存在。接触角(contactangle),θ,是指在一

6、固体水平平面上滴一液滴,固体表面上的固-液-气三相交界点处,其气-液界面和固-液界面两切线把液相夹在其中时所成的角。θ介于00-1800之间,是反映物质与液体润湿性关系的重要尺度,θ=90o可作为润湿与不润湿的界限,θ<90o时可润湿,θ>90o时不润湿。对于理想的平固体表面,当液滴在表面达平衡后。只有一个特定的接触角。但实际固体表面是非理想的,因而会出现滞后现象,致使接触角的测量往往很难重复。但经过精心制备和处理的表面(使表面平滑、干净),有可能得到较重复的数据,特别是高分子的表面。常用的接触角测定方法:1.量角法液滴角度测量法是测量接触角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如图2(a,b)所示

7、。该方法是将固体表面上的液滴,或将浸入液体中的固体表面上形成的气泡投影到屏幕上,然后直接测量切线与相界面的夹角,直接测量接触角的大小。资料(a)停滴(b)停泡图2量角法示意图2.量高法如果液滴很小,重力作用引起液滴的变形可以忽略不计,这时的躺滴可认为是球形的一部分,如图3所示。接触角可通过高度的测量按下式计算:式中h是液滴高度,d是滴底的直径。若液滴体积小于10-4mL,可用此方法测定。若接触角小于90o,则液滴稍大亦可应用。图3量高法示意图决定和影响润湿作用和接触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