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频谱领域的革命——全新电子战装备登上战争舞台new

电磁频谱领域的革命——全新电子战装备登上战争舞台new

ID:34446978

大小:358.4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6

电磁频谱领域的革命——全新电子战装备登上战争舞台new_第1页
电磁频谱领域的革命——全新电子战装备登上战争舞台new_第2页
电磁频谱领域的革命——全新电子战装备登上战争舞台new_第3页
电磁频谱领域的革命——全新电子战装备登上战争舞台new_第4页
资源描述:

《电磁频谱领域的革命——全新电子战装备登上战争舞台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网易博客发现小组风格博客VIP服务关注登录创建博客雨齐的博客··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首页日志相册音乐收藏博友关于我日志屈西曼与超声速技术传奇(飞机气动力发展史)晚安,2010-雨齐的2010纪念册电磁频谱领域的革命——全新电子战装备登上战争舞台2010-12-3120:08:12

2、分类:-★武器参数订阅

3、字号本文引用自游骑兵少校《电磁频谱领域的革命——全新电子战装备登上战争舞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催生电子战装备发生一场革命:从防御性的自卫、监控装备,发展成为进攻性的软、硬结合的毁伤性武器;突破通信、雷达对抗的范畴,扩展

4、到指挥、控制以及光电、水声等领域。电磁战场主动权的争夺将更加激烈,从而极大地刺激电子技术和战术的发展,使电子战装备发展到更高层次。PDFmyURL.com高强度全频谱电子干扰系统:电子软杀伤的骄子未来作战,以高强度全频谱的电子干扰源,形成陆海空一体化的干扰网,广泛地对敌实施电子“软杀伤”,无疑是瘫痪和摧毁敌方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海湾战争,多国部队正是凭借有效的电子干扰、压制,使伊军的预警、雷达、通信等指挥控制系统变成了“瞎子”、“聋子”。所谓高强度,是指增强干扰功率,发展强功率的干扰设备;全频谱,是指拓宽干扰源的干扰频带,向低端的声

5、频和高端的光频扩展,使其包括射频对抗在内的光学对抗和声学对抗的较大范围。目前,美国海军已成功研制了世界上功率最大的电子干扰系统,它可以成功地实施大功率杂波干扰和跟踪遮断欺骗性干扰。此外,一种可覆盖低频、短波、微波、毫米波、红外光和可见光等全部频谱的电子干扰机也正在研制中,它的研制成功,将能对雷达、无线电导航、红外光制导、无线电通信和激光制导等实施有效的干扰、压制,极大地限制敌方指挥、通信等系统发挥应有的作战效能,进而达到制约敌方作战行动的目的。反隐身技术装备:让“无影遁形”不再神秘隐身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侦察探测系统的威力,并对传统电子战手段提

6、出了严峻挑战。为有效对付隐身技术所带来的威胁。目前,世界一些国家正在积极研制反隐身技术装备:一是扩展雷达工作频率,发展长波和毫米波雷达。如采用30千兆赫或94兆赫的毫米波雷达,就可跳出目前隐身技术所能对抗的波段,使现有隐身技术的效能大大降低或失效。二是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充分利用目标的相位信息和极化信息,提高雷达探测性能;采用功率合成技术和大压缩比脉冲压缩技术,增大雷达发射功率,提高雷达的作用距离。如美国研制的FPS-108大型相控雷达,峰值功率为15.4兆瓦,平均功率为1兆瓦,作用距离为3600公里。在观测雷达散射截面积为0.1平方米的目标

7、时,作用距离达1500公里,可有效对付B-2隐身战略轰炸机。三是研制和使用双基地和多基地雷达,通过利用隐身飞机散射雷达波信号的空间特征,接收其侧向或前向散射的雷达波信号,达到探测的目的。四是发展可接收金属目标散射的谐波能量信号的谐波雷达。隐身武器尽管采用雷达吸波材料,但其仍属于人造金属物,也会产生谐波再辐射。因此,研制能接收隐身武器散射的谐波能量作为目标回波信号的谐波雷达,将成为探测隐身武器的一种新体制雷达。蓝绿光通信装备:穿透海水障碍的新秀由于海水对普通无线电波有着极强的吸收能力,一直以来,深海被视为是无线电通信的“禁区”。而如今,随着科学家对

8、蓝绿光通信装备研究的深入,这一禁区可望在不久的将来既被突破。蓝绿光通信,是激光通信的一种,是采用光波波长为450-570毫微米的蓝绿激光束通信。与普通无线电波相比,蓝绿光通信穿透能力强,能穿透海水直至海洋深处;耗能极少,以498毫微米的蓝绿光穿透2000米深度的海水为例,其透光程度平均可达90%-95%;不易被敌测向和侦察,潜艇采用蓝绿光通信,在深海处不用上浮就能够与地面进行通信,这样就避免了敌方无线电测向船、侦察飞机或监视卫星的测向、侦察和监视,更便于隐蔽作战企图。八十年代初期,美国用532毫微米的蓝绿光进行通信试验,成功地将一束在4万英尺高空

9、发出的输出功率值为1瓦的光脉冲传递到了一艘巡航在实战深度的导弹核潜艇上。目前,这一技术正在进展中。蓝绿光通信装备的研制成功,将为实现深海通信开辟一条高技术化的新途径。可以想见,在未来的作战中,潜艇完全可以在海底的任何位置实时地与地面和空中保持通信联系,从而摆脱敌方的侦察、干扰和摧毁,为进行有效的电子战行动奠PDFmyURL.com定基础。流星余迹通信系统:遮挡电子“耳目”的高手所谓流星余迹通信,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流星通过大气层时留下的“尾巴”进行通信。这种通信方式,能够缩短无线电波在空间的暴露时间,属于瞬间通信的一种新形式。科学研究证明,具有波动的

10、物质都可以反射无线电信号,并用来传递信息。由于流星余迹也是一种波动物质,当将无线电电波对准其发射时,即会产生前向反射和后向反射。前向反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