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学业分层测评

2018版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学业分层测评

ID:3444985

大小:70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21

2018版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学业分层测评_第1页
2018版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学业分层测评_第2页
2018版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学业分层测评_第3页
2018版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学业分层测评_第4页
2018版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学业分层测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学业分层测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业分层测评(十四)(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读人地关系演变阶段图,完成1~2题。甲           乙  1.在图甲阶段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草原退化 ②水土流失 ③酸雨危害 ④全球变暖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②④2.产生于图乙所示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有(  )①天命决定一切 ②自然主宰人类 ③人定胜天④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 图甲阶段为农业社会时期,由于大规模开垦土地,会导致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图乙所示阶段为工业社会时期。工业社会早期,人类为了满足

2、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不惜一切代价,改变自然面貌,开始提出“征服自然”的口号,企图成为自然的主宰。这一时期,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与自然和谐相处。【答案】 1.A 2.B读人类文明进程与人口、资源、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导学号:27290067】3.在生态文明阶段,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  )7A.人口数量的下降B.环境质量的改善C.科技的进步D.资源质量的提高4.在生态文明阶段,我们应该(  )A.严禁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B.严禁使用一次性木筷C.严禁使用楠竹编

3、织袋购物D.严禁使用垃圾发电【解析】 第3题,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深度加大。同时研究出一些替代产品,从而促使资源曲线在生态文明阶段呈上升趋势。第4题,在生态文明阶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地关系协调的最终途径,如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利用垃圾发电、使用楠竹编织袋购物及严禁使用一次性木筷等。【答案】 3.C 4.B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据此完成5~6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C.人

4、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6.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7【解析】 第5题,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各发展阶段并不只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由图可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

5、源消耗不断增长。第6题,原始社会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农业社会人类消耗的主要是生物能源,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工业社会生态问题最为突出。现代社会环境问题有所缓解,但尚未得到解决。【答案】 5.D 6.B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改造环境和认识人地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后,引起了许多学科的兴趣和研究。据此完成7~8题。7.巴伯在其《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一书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大到最大限度”,该定义偏重可持续发展的(  )A.

6、生态属性B.社会属性C.经济属性D.环境属性8.下列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的是(  )A.增加绿地面积B.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C.发展科技,减少并消除文盲D.预防和治理污染【解析】 第7题,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三个系统,材料所给巴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侧重于经济属性。第8题,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

7、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增加绿地面积属于生态可持续发展;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预防和治理污染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科技,减少并消除文盲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答案】 7.C 8.C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面是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劳动力、土地、技术、资本。7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危机加剧,低碳经济成为

8、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已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同。“节能、减排”也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