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ID:34456778

大小:33.1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6

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_第1页
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_第2页
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_第3页
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_第4页
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市场经营为导向做勤劳致富的带头人我叫李大文,今年43岁,中共党员,现工作在韩家园林业局韩家园林场。近年来,随着“天保工程”的深入实施,资源状况的变化,木材产量逐渐下调,做为一名林业职工,如何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中,寻求一条创业致富的发展之路,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我们每个林业工人在建设新林区进程中的一份责任。因此,我本人积极响应韩局党委、林业局发展“家庭致富工程”的号召,结合林场的地缘、资源优势,先后投资50余万元,发展黑木耳栽植、树苗培育等致富项目,目前收到较好的效果。几年来,共创产值120万元,实现利润

2、40万元。在获得丰厚收益的同时,我也成为了林场发家致富的带头人。从2006年开始,我把致富目标锁定在发展种养业上。经过多方调查研究,我发现黑木耳市场前景十分看好,而且我局有着大量的“三剩”资源,也为黑木耳栽植提供了很好的创业机会。因此,我把黑木耳产业做为致富项目,与场领导进行了沟通,并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创业之初,我们韩局在发展袋装黑木耳值得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很少,在种植黑木耳过程中由于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造成黑木耳产量不高,致使种植户收益较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自费到呼中、新林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对黑木耳生产技术环节进行了系统的了

3、解和学习。回来后,我在各个环节中亲自试验,5从箱栽、块栽、瓶栽、床栽至挂袋栽培,一步步试验。就这样一干就是二年,终于摸索出了一条黑木耳栽培的新路,这就是林内栽培黑木耳。这套技术推翻了许多传统栽培理论,改变了传统配方,选育抗杂菌、吃杂菌、抗碱性的黑木耳菌种,用抚育伐剩余物粉碎作原料,在管理上从装袋、灭菌、室外养菌到划口催耳、林内摆袋、浇水方法,形成了一套完整“林内袋栽黑木耳”的技术经验。这种方法通过模仿其野生环境出耳产量高、耳质好,每袋可多出干耳近一两,一个栽培季节下来,5万袋木耳可获取直接经济效益近5万元,即使在木耳行情不好,产量较低

4、的情况下,也能实现收入3—4万元。这对于一个年工资只有7000元的一名普通职工来说是多么诱人的致富项目啊!经过两年的发展,我的木耳产业初具规模,这更加坚定了我带领群众发展木耳的信心和决心,我决定以黑木耳生产为突破口,带领单位职工走富民之路。林场许多职工看到我种植木耳致富后,纷纷向我求教取经。为了让更多的林场职工致富,我手把手地教,一遍遍演示给他们看,无偿地传授技术,并对有困难的职工竭力资助。几年来,我个人出资5000多元,先后资助2名困难职工走上了致富的道。在我的带动下,仅二年的时间林场职工种植木耳由过去我自己一户发展成现在的12户,

5、规模由过去的几万袋发展成现在的50万袋。为了节约成本,统一管理,我提出了将袋装木耳进行统一摆放管理的想法,得到了林业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在闹达罕划定了区域形成了一个具有50万袋规模的黑木耳养殖基地,我们几家种植户将袋装菌种进行了统一摆放,集中管理,其间我负责技术指导,5这一年我场木耳种植户的生产成本较去年同比成本有了很大的下降,单产也都在每袋7钱以上,而且耳质都好于往年。木耳采收后,受金融危机影响,在黑木耳价格较低、产品滞销的情况下,我多方联系客户,不仅将自己的木耳全部销售出去,还帮助种植户们销售木耳,使栽培黑木耳的产业户取得了较好的经

6、济效益。在发展袋装黑木耳产业稳定后,我决定开展新的致富项目,拓宽致富渠道,我看到国家“天保工程”的实施后,幼林抚育需要大量树苗,目前我区成规模的苗圃苗木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早就注意市场动向的我立刻意识到,这将是自己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分析,我在2008年投资十多万元建起了自己的苗圃地,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2人、管理人员5人、临时工150多人。在建圊初期无论是生产计划、地块的划分、树种选择的安排、出圃任务的安排等我都要亲自参与负责。苗圃的工作季节性非常强,为确保苗木的成活率我与全体工人起早贪黑抢任务。万事开头难,现在我对这句话

7、更加领悟。创业之初,由于资金短缺,局党委、林业局、局工会的领导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全力以赴的为我解决资金问题,经协调给我办理了5万元的无息贷款,为我苗圃的启动提供了坚强的保证。为了省钱,我借用了40亩闲置的低洼地,又去齐市弄来5万株树苗。当朋友们听说我要在外河低洼地里种树都直摇头,说这简直不可能。我们没有被困难吓倒,多年荒芜的洼地里杂草丛生,没有钱雇人,我们就自己用手去拔草。40亩的荒地,刚开始的时候,还能够站着干5,干到后来干脆就跪在地里一棵一棵的拔。这还不是最难的,令我们最烦心的是下雨,一遇到下雨天,洼地里的积水漫过膝盖,头天刚平整

8、好的土地和刚刚种下的树苗全泡在水里,付出的劳动被毁于一旦。这时我们又得去排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手刨肩挑地挖出了一条排水渠,水涝问题基本得到控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们的辛勤耕耘下,一片满目荒凉的土地被治理的井井有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