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中国人打交道

如何和中国人打交道

ID:34460712

大小:27.1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6

如何和中国人打交道_第1页
如何和中国人打交道_第2页
如何和中国人打交道_第3页
如何和中国人打交道_第4页
如何和中国人打交道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和中国人打交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与中国人打交道如果你是第一次到中国,当听到中国朋友问你“吃了吗?”,你千万别以为这是他想邀请你一起吃饭。“吃了吗?”是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含义仅仅等于西文中的Hola。这虽然是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一个小故事,但是,类似的差异却不断出现在国际交流中。这种认识上的不同,处理不好,会演变成相互歧视的因素;如果我们尊重并利用这种差异,就有可能生活得更好。比如,美国人不吃鸡爪,而在中国,鸡爪比鸡肉还要贵。于是,中国每年都要从美国进口40亿只的鸡爪。美国人赚了钱高兴,中国人吃到便宜的鸡爪也高兴。要做到尊重并利用这种差异,前提是要充分地了解对方。中国和拉美虽然都拥有悠

2、久文明历史,人的相貌也有几分相象,但是由于隔着浩瀚的太平洋,历史上相互来往和了解较晚。在十六世纪后期,才有中国的商人、工匠、水手、仆役登上美洲大陆;十九世纪初,又有一些中国“苦力”被英国和葡萄牙殖民者贩卖到美洲。虽然对很多拉美人来说,中国和中国人还很陌生,但是随着经济、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进入拉美、拉美人来到中国,中拉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然而由于各自生活习惯、饮食爱好,行为模式大不相同,给我们双方的正确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要想超越这些限制和障碍,就必须要互相了解对方的传统和文化。编写这本小册子就是期望能帮助拉美人更好地认识中国,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和中国人

3、、中国企业打交道。一、中国人的性格与拉美人活泼好动、热情奔放的性格相比较,中国人多少显得内向和沉静。中国传统思维是“集体主义”取向的,相对于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它是一种在社会意义上“特别注重他人反应”的思维方式,越是关照人际的关系,群我之间的互动联系就越紧密,个人作为群体的一份子意识较强,于是就显得较内向。中国儒家文化的基本特征反映了中国人对生活的理想,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林语堂曾把孔子与耶稣做了一个十分有兴味的简单比较:孔子是人文主义者,耶稣是理想主义者;孔子是现实主义者,耶稣是浪漫主义者;孔子是实验哲学家,耶稣是玄妙哲学家;孔子的精神是现世的、尘俗的,而耶稣的精神是

4、来世的、神圣的。林语堂所谓的孔子的精神,正是中国人的精神的集中体现。其实,对于拥有13亿人口、5000年不间断文明史的中国来说,国民的性格也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从时间上看,西方的坚船利炮早已打破了中国的古代世界,国民性格已经不可避免地在变化;从空间来看,对于中国内部有南人与北人之别,又有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之别。这里所谈的中国人的性格、如何与中国人打交道,虽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不能一概而论。尽管如此,当代中国人还是具有一定相同之处的,下面就试举几例。中国人吃苦耐劳在描述自己时,最喜欢用的字眼就是“勤劳”,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只有享不尽的福,没有吃不了的苦”。中国人

5、的勤劳源自历史和地理因素。中国历史上人口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2000年前的西汉时期就达到了6000万人口;700年前的明朝,人口有1亿多,超过当时欧洲人口的总和。中国的人口多,可是可耕地并不多。为了生存,中国人祖祖辈辈只有辛勤劳作,无论多么贫瘠的地方都去开垦。从十八、十九世纪下南洋、到美洲做苦力开始,今天地球上无论多么贫瘠、寒冷的地方,都可以看到中国人顽强生存的身影。直到今天,还有为数不少的中国人生活在贫瘠的高原、山区,靠手工种植来生存;中国的大学校园里,还有很多每天只靠2元人民币维持生活的贫困大学生;下岗职工开的夫妻店,可以24小时营业;一些内地的打工仔,为了赚取每月

6、几百元的工资,远离妻子儿女到沿海打工,一年最多只能回家一次。正是有了这么多吃苦耐劳的人,才使中国的经济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实现了腾飞,才使各国的投资者看好了中国廉价和优质的劳动力,把工厂设在了中国,也才使全世界的人用上了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重视关系和人情中国人非常重视家庭,重视友谊和各种社会关系,甚至这种感情色彩常常会被带到生意场上来。如果有利可图的话,欧美人甚至会和自己的仇人做生意,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你必须要花很多时间与中国客户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因为只有让中国人相信你,生意才可能进行下去。中国人善于利用社会关系来为商业、前途服务。中国人“自己人”的观念很重,

7、人与人之间亲疏关系不同,做事原则和方法也就不同。所以你在中国的公司遇到什么麻烦,不妨问问你的中国雇员或同事,他们有没有亲戚、朋友或是熟悉的人可以帮忙,也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对欧美人来说,交谈重要的是交流信息和事实,即使争得面红耳赤也不会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但在中国朋友圈内,人们则尽量避免谈论颇具争议的问题,否则容易伤和气。中国人在交流中则把双方的关系放在首要位置,不愿因为观点不同的争执而导致友谊关系破裂。谦虚有一位中国外交官的夫人邀请拉美朋友来家里吃饭。她表示,家里没剩下什么东西,她只能以仅有的这点东西招待客人。拉美朋友们听说这番话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