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税所得率应纳税所得额

应税所得率应纳税所得额

ID:34465547

大小:46.9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6

应税所得率应纳税所得额_第1页
应税所得率应纳税所得额_第2页
应税所得率应纳税所得额_第3页
应税所得率应纳税所得额_第4页
应税所得率应纳税所得额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税所得率应纳税所得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对采取核定征收方式缴纳企业或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采用的一项标准,是应纳税所得额占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支出额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尺度和标准,应税所得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100%,就是应纳税所得额与收入总额的比率,应税所得率是对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时预先规定的比例,是企业应纳税的所得额占其收入总额的比例。该比例根据各个行业的实际销售利润率或者经营利润率等情况分别测算得出。它不是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应纳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

2、额×适用税率25%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率的通知》(国税发〔2007〕104号)规定:应税所得率调整为按下表规定的标准执行:    1、农、林、牧、渔业:3至10%    2、制造业:5至15%    3、批发和零售贸易业:4至15%    4、交通运输业:7至15%    5、建筑业:8至20%    6、饮食业:8至25%    7、娱乐业:15至30%    8、其他行业:10至30%  应纳税所得额  一般来说,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法律依据: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其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同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有抵触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纳税。纳税人不得漏计或重复任何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 计算  根据二〇〇七年六月二十九日最新修订的《中国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二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

4、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   对

5、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即:应纳税所得额=收入-应减除费用(俗称起征额)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可参见:http://cache.soso.com/zdq/tax_intro.html应纳税额的确定      按照规定,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采取核定征收:  ①依照税收法律规定可以不设帐簿,或按照税收法律规定应当设置但

6、未设置的;  ②只能准确核算收入总额,或收入总额能够查实,但其成本费用支出不能准确核算的;  ③只能准确核算成本费用支出,或成本费用支出能够查实,但其收入总额不能准确核算的;  ④收入总额及成本费用支出均不能正确核算,不能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纳税资料,难以查实的;  ⑤账目设置和核算符合规定,但并未按规定保存有关帐簿、凭证及有关纳税资料的;  ⑥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概念  应纳税所得额,简称应税所得,是自然人或法人在一定期间内,由于

7、劳动、经营或投资而获得的继续性收入,扣除为取得收入所需费用后的余额。广义上包括一切收益,狭义上只包括有连续来源的收入,如经营利润、工资、股息等,扣除相应费用后的纯收入,不应包括临时、偶然的一次性所得。  特征  1.应税所得是有合法来源的所得  2.以连续性所得为主  3.以净所得为主  4.应税所得为货币所得,是能够提高纳税能力的所得,仅限于经济上的所得,不包括精神上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工资、薪金所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偶尔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工资、薪金所得返回顶部 TOP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工资、薪金所得税起征额为2000元,即小于2000元时不需要纳税,超过2000元部分为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及速算扣除数如下表1:级数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500元的50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25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12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