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研重点:心理测量历史

心理学考研重点:心理测量历史

ID:34466660

大小:35.9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6

心理学考研重点:心理测量历史_第1页
心理学考研重点:心理测量历史_第2页
心理学考研重点:心理测量历史_第3页
心理学考研重点:心理测量历史_第4页
心理学考研重点:心理测量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学考研重点:心理测量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心理学考研重点:心理测量历史(2)第5页共5页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心理学考研专业课考试科目涵盖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统计、心理学测量五大部分,考生需要把握重点,统筹全局,打好专业课理论基础。下面小编分享心理学考研复习重点。心理学考研重点:心理测量历史(2)  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测验的产生是社会的需要  在西方一些国家,工业革命成功后,对劳动力的需要急剧增加,工厂大量采用童工,许多地方官与工厂主订约,每雇20个童工,必

2、需带一个低能者。第—个用科学方法研究低能者的是法国医生意太(Itard)。他的学生沈干(Seguin)继承其师半途而废的事业,用生理训练法进行了多年试验,并于1837年创办了第一所专门教育智力落后儿童的学校。后来,其他一些欧美国家也陆续设立低能学校或在普通学校设特别班。在这种情况下,单靠长期观察和社会公认来鉴别智力落后儿童就很不够了。1864年,沈干出版了《白痴:用生理学方法来诊断与治疗》一书,介绍了在感觉辨别力和运动控制力方面训练落后儿童的方法,其中的一些方法如形式板被后来的非言语智力测验所采用。

3、  19世纪,由于社会上对智力落后和精神失常者实行人道主义在欧洲和美洲开设了一些护理精神病人的特别医院,因而急需确定收护标准和客观化的分类方法,首先必须区分精神错乱者与智力落后者。法国医生伊斯奎洛尔(Esquirol)经过种种尝试最后断定:一个人驾驶语言的能力,是他智力水平的最可靠的标志。  另外,随着工业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因而有了专才训练与职业指导的需要,这也是促使测验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后来各种特殊能力倾向测验更是直接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二、心理测验起源于个别差异的研究  世界上

4、的事物千差万别,既是同一种事物,也有个别差异,没有任何两个物体是完全相同的。身有胖瘦,面有俊丑,而人心之不同,更是胜过其面。有个别差异,才有测量的必要。  科学家最初发现人的心理的个体差异的重要性是起因于天文学上的一个事件。1796年,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皇家天文学家N?马斯基林因为助手金内布鲁克观察量体通过的晚间比自己迟0.2秒,认为他“师心自用,不依法行事”而将他辞退。此事在20年后受到另一天文学家贝塞尔的注意,他通过研究认为,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个人观察的误差。于是引起了学者们对个别差异的研究。

5、  但是,当时的心理学家们并不关心个别差异的测量。直到19世纪末时,心理物理学的发展才促进了对心理现象的量的测定。  1879年,冯特(W?Wundt)在莱比锡大学设立第一所心理实验室。这一时期的实验心理学家长于生理学和物理学,主要目标是要发现人类行为的一般趋势,注意的焦点是行为的共同性而不是它的差异性。但是在研究中发现,对于同一刺激;各人的反应常常不同。起初以为这是由于实验手续上的错误。经过长时间的实验才认识到,此种差异并非由于偶然的错误,而是由于个人间能力上的真正差别。于是,引起了个别差异的研究

6、。要研究个别差异必须有测量工具,由此便引起了测量运动。  另一方面,早期的心理实验提出了严格控制观察条件的要求。例如,在一个测量反应时的实验中,给予被试者的指导语可能明显地提高或降低被试者的反应速度。再如,周围环境的照度和色调可能明显地改变视觉刺激物的形象。这表明,只有在标准状况下被试者所作的观察报告才是有价值的。这种程序的控制为测验的标准化打下了基础。  三、心理测验的早期尝试  首先倡导测验运动的是优生学创始人、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弗兰西斯,高尔顿爵士(FrancisGdllon)。1869年

7、,第5页共5页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他出版了《遗传的天才》一书,提出人的能力是由遗传而来,并设想人的能力的分布是常态的,其差异是可以测量的。他在调查遗传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有必要测量那些有亲缘关系和没有亲缘关系的人们的特性,以确定其相似程度。为此,高尔顿促使一些学校保存了对学生所进行的系统测量记录。他还在1884年国际博览会上设立了一个人类测量实验室,参观者付三个便士就可以测量到自己的某些身体素质和视听觉的敏锐性:肌肉力量、反应时以及其他一些简单的感觉一运动功能,博览会闭幕后,这个实验室

8、迁到伦敦的南圣顿博物院,在这里继续开办了六年之久。用这种方法系统积累了关于简单心理过程方面的个别差异的大量资料。高尔顿设计了许多简单的测验,如判断线条长短与物体轻重。等。他受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一切知识来之感官”的观点的影响,企图由各种感觉辨别力的测量结果以推估个人智力的高低。他在1883年出版的《人的能力研究》一书中说:“外部世界”的信息是通过我们的感觉到达我们大脑的。我们的感觉越敏锐,获得的信息便越多,获得的信息越多,我们的判断与思维便越有用武之地”。高尔顿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