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华为工作十年的感悟

我在华为工作十年的感悟

ID:34468230

大小:59.17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06

我在华为工作十年的感悟_第1页
我在华为工作十年的感悟_第2页
我在华为工作十年的感悟_第3页
我在华为工作十年的感悟_第4页
我在华为工作十年的感悟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在华为工作十年的感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在华为工作十年感悟关键词:1.上学的几年中,一连串的打击,使得我似乎有点喜欢这种安静、荒凉、在他乡的感觉2.这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工作和读书不是一回事,工作是要解决问题的,是要产生结果和输出的。不管怎么样,能找到方法解决问题、能够有好的输出结果那就是成功。读书才追求的是慢慢读,读懂为止。3.一个大的复杂系统要成功的管理好,没有绝招,依靠的只是一点一滴持续不断的改进和努力。4.凡是自己在感觉严重受挑战、整天闹心痛苦的工作阶段,往往是自己能力和心态进步比较快的阶段,而有时候工作一切都已摆平、风平浪静,可以悠

2、哉游哉的时候,半年过去,发现自己一无所获,毫无建树,其实内心深处更加焦虑和痛苦5.善于利用逆境6.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下,很多问题已经不能就事论事来研究和解决,非常需要系统性的方法和战略性的眼光。对于一个组织的运作来讲,制度和流程的设计尤其需要这一点。7.工作中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冲突也是没有必要去避免,甚至很多冲突对组织来讲,是大有益处的。就像夫妻吵一架后感情往往更好。只要我们掌握两大原则:1)对事不对人,2)与人为善。就肯定能把适度的冲突引导到对自己、对组织都有利的方向。徐是华为数据中心的头,技术超

3、级牛人,一级部门总监,华为副总裁,年收入过千万,数据中心是用火山岩建的深入地下的一个大型建筑,防辐射,可防卫星的电子,雷达等手段的侦察,里面有像卫星发射中心那种超大屏幕,机房里满是三米的大型服务器和大型计算机。连接整个华为全球的每一台终端,整个华为每天三十多万封邮件,海外和全球的同步研发,内部的信息管理,内部流程,华为的国内国际IP电话都是通过出去。上周,我正式提交了离职报告,准备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很大的转折,这是我长时间的思考最后所做的决定,但真的提出离职后,回想在公司的十年,还是百感交集。1997年

4、7月16日,我只身提着一个包从深圳宝安机场下飞机,走出机场,天是那么蓝、白云那么低、空气那么潮,仰头望天,对这个城市,对公司、对即将开展的工作和生活、对自己的前途一片茫然。到了科技园,发现是个荒凉而偏僻的地方,不过倒很安静,上学的几年中,一连串的打击,使得我似乎有点喜欢这种安静、荒凉、在他乡的感觉。现在想想,经过十年的工作,自己的心灵真是麻木得可以了,那时候的心里,好像时时有些什么没有着落的东西在激荡,但又说不出来,只有在听德沃夏克的《自新***交响曲》时,才发现多有深处的共鸣以至落泪。由于没赶上大批应届

5、生的接待,我是自己一个人来到科技园1号楼的,干净整洁的大楼,很帅很靓的保安和前台,进进出出精神饱满的员工,让人的心情为之一振,像没头苍蝇一样乱走了一会后,一位人力资源的大姐,很职业、热情、耐心的告诉了我入职手续如何办理,并安排我当晚在粤海门华为之家临时居住,又安排之后的宿舍事宜,在举目无亲的异乡让人倍感亲切,至今记得来深圳、来华为当时确实是一种机缘,96年华为名气并不响,特别是在行业之外,偶尔一次我在同学家里看到一张华为人报,有几片文章印像至今很深:一篇是周劲写的欧洲考察心得,讲欧洲一个20-30人的小公

6、司,所具有的那种全球化运作战略、能力和气度。一篇是唐东风写的被评为杰出员工受表彰后的感想,还有一篇名头很大”中央研究部知识产权处”,当时被这个名头吓了一跳,文中讲到华为当年研发累计投入1。8亿人民币,更让我吓一个跟斗,我想当时清华大学一年科研经费也就1亿多点,这家公司什么来头,花的科研投入比清华还多?当时就有了兴趣。快毕业的时候,连连受挫,找工作跟当年大部分同学一样,希望留北京,但连续被联想、方正、科海、卫通等当时大名鼎鼎的公司录取后又告知要交几万块钱才能解决户口问题之后,想到了还有华为这样一家公司,给人

7、力资源部寄了一份简历。没几天,一个深圳的电话,说某年某月某日有个副总裁来北京,面试一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跑过去了,是公司原副总胡红卫,他基本上没有问我什么问题,到是介绍了一下华为的情况,然后把人力资源经理田景琦叫了过来,当场就给了我一个“录取通知函”和入职操作指导。我一肚子犯嘀咕,这是不是一家骗子公司?怎么这样就算面试通过了?连工资有多少都没有机会问之后一直到报到前,都有点怀疑,幸好有个本科的同学,在华为工作过,在向他咨询后了解到公司还是实实在在有的,才下了决心过来。总的说来,就是被一张华为人报“骗”来的

8、。就这样懵懵懂懂到了华为,一开始新员工培训,纪律严明、严格,班车不会多等半分钟,之后是部门培训,大量的信息扑面而来。之后到了工作岗位上,给我分配的工作是ERP系统管理员兼DBA,虽然以前也搞过一些大系统,如兼职做过印度人的大型银行软件的客户化开发,但见到我们的ALPHA8200和我们的软件ORACLE,心里还是激动不已。IT的发展一日千里,10年前的技术与今天比,很多人可能没有体会了。那时比较落后,很多人也没有机会接触这种当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