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阅读的金钥匙思维导图

打开阅读的金钥匙思维导图

ID:34468963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6

打开阅读的金钥匙思维导图_第1页
打开阅读的金钥匙思维导图_第2页
打开阅读的金钥匙思维导图_第3页
打开阅读的金钥匙思维导图_第4页
资源描述:

《打开阅读的金钥匙思维导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打开语文阅读的金钥匙——“思维导图”——谈“思维导图”在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中:郭姿[内容摘要]文章首先阐述阅读的重要性,接着介绍传统阅读的的弊端,强调只有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数量;“然后介绍用科学的方法——“思维导图”法进行阅读,这里将介绍什么是“思维导图”和用“思维导图”来分析文章的几个步骤;接下来以一篇文章为例,具体介绍怎样用“思维导图”来分析文章;最后总概用“思维导图”来分析文章的好处。[关键词]科学阅读思维导图形象思维分析文章[正文]一、知识年代,阅读为先学

2、习是成功之母,而阅读则为学习之母。阅读是学习语文和科学的基础,“劳于阅读”方能“逸于作文”。21世纪是知识化、信息化、学习化、全球化的社会。整个社会是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为主的经济。当今的知识信息产业在发达国家已占其经济增长率90%以上。邓小平讲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知识成为社会生产力增长的首要因素。有用信息成为人才竞争和国力竞争的战略资源。瞬息万变的知识更新,汹涌的信息浪潮,浩如烟海的文字资料,向每个现代人的知识获取手段和信息处理方式提出了

3、严峻的挑战。高质量信息的拥有和有效利用,成为个人、团体、组织事业成改的关键。然而,回顾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法:无论小学、中学、大学、至今仍停留在“内容教育”,“逐层分析”的层面上,虽近年来也强调“整体感知”,但仍是换汤不换药,来来回回还是将一篇文章细细分析,拆得支离破碎。孟子说:“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鱼”。显然,我们的学校至今仍然停留在“授人以鱼”上。这一陈旧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学习效率低,学习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获取知识和智能。台湾学者艾天喜在《惊人阅读》中说:“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实在是生存于现代社会的一项不可

4、缺少的生活技能。”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预言:“下一个世纪的大趋势就是阅读训练,若能搭上这班趋势列车,就能走出美好的未来,若是只能站在月台上,看着这列车开走,过一会儿就会被资讯而淹没而不知道身在何方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创造”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目标。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初中生每分钟读“500字左右”,高中生每分钟阅读速度“不少于600字”。新世纪语文教育的新大纲给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就要求我们用新方法去勇敢地接受挑战。4如

5、何让学生尽快地阅读课本?如果在最短的时间内,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如何让学生轻松地对付语文考试中大篇的现代文阅读?这些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一种既整体感知、又准确、快速分析文章的方法。二、“思维导图”阅读分析法研究表明,进改我们大脑的每一条信息、每一种感觉、记忆或思想等,都可以作为一个球体表现出来,呈放射性立体结构。由英国大脑基金会主席、著名教育家托尼巴赞发肯的“思维导图”用于阅读领域,是阅读的一种十分有效科学的方法。托尼巴赞指出,“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和记笔记的新方法,认为“思维导图”

6、能动用阅读所有的智力技巧:一是记忆的联想和想象的技巧。二是左脑词汇、数字、列表、次序、逻辑和分析技巧。三是右脑的颜色、形象、尺寸、节奏、白日梦、完全形态(整个图画)及右侧皮层的空间意识能力。四是眼睛的感知和吸收能力。五是用手的娴熟技巧复制眼睛所看到的内容。六是整个大脑对所学过的东西进行组织、储存和回忆的能力。“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思维工具,是一种强有力的图形技术,它可以将思想图形化,是将知识结构图像化的过程。大脑“思维导图”是对作品信息实行图式整体把握,利于开发左脑抽象思维和右脑形象思维潜能,为全脑阅读提供可操

7、作的有效方法。那么,应怎样具体操作“思维导图”去阅读和分析文章呢?下面,我将介绍的,就是利用“思维导图”分析文章的几个步骤:1、将文章标题写在中心位置;2、看文章分为几部分(一般为3-6部分);3、从中心引出平滑的曲线,然后按顺针方向标上序号;4、用简短的词语或短语概括文章的大意,写在主线上;5、逐层分析每部分,从主线上引支线,同样用简短的词组或短语概括大意写在支线上,作为次要情节。6、用彩笔勾画出各部分,每一部分的主线和分线的颜色相同。那么,采用“思维导图”来分析文章有什么好处呢?1、标题写在正中央,重点突出、层次

8、分明、一目了然、可以清楚地把握文章的脉络;2、整个“思维导图”呈发散状,符合大脑的发散性思维;3、所用的词组,非常简短,提高学生概括语言能力,缓冲记忆压力;4、图文并茂,可以刺激右脑的形象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拓宽思路。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我确实发现,利用“思维导图”来分析文章,确实行之有效,学生也反映十分好,都一致认为是一种科学有效的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