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基础new

数据通信基础new

ID:34470690

大小:409.6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6

数据通信基础new_第1页
数据通信基础new_第2页
数据通信基础new_第3页
数据通信基础new_第4页
数据通信基础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据通信基础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http://www.nuist.edu.cn/courses/jsjwl/default1.htm#并行传输字符编码的各位(比特)同时传输。特点:(1)传输速度快:一位(比特)时间内可传输一个字符;(2)通信成本高:每位传输要求一个单独的信道支持;因此如果一个字符包含8个二进制位,则并行传输要求8个独立的信道的支持;(3)不支持长距离传输:由于信道之间的电容感应,远距离传输时,可靠性较低。串行传输:将组成字符的各位串行地发往线路。特点:(1)传输速度较低,一次一位;(2)通信成本也较低,只需一个信道。(3)支持长距离传输,目前计算机网络中所用的传输方式均为串行传输。方

2、式:串行传输有两种传输方式:1、同步传输2、异步传输传输差错处理传输差错处理的目的是保证信息传输的正确性。信号在物理信道传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会引起信号的失真。信号失真的结果使得接收方接收的信息与发送方发送的信息不一致。一般说,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差错是不可避免的,不增加差错处理功能的数据传输是不能直接被应用的。传输差错处理的方法:1、反馈重传法(ARQ)(1)停—等协议(2)滑动窗口协议2、前向纠错法3、混合纠错法几种差错处理方法比较反馈重传法:使用的编/解码设施比较简单,如果信道的质量差或干扰严重,则可能经常进入重发状态而影响通信效率。前向纠错法:编/解码设施相对复杂

3、,但是无需专门的反馈信道。由于形成纠错码要求较多的冗余信息,当信道质量较好时,也影响了传输的效率混合纠错法:编/解码相当复杂、且编码的效率很低,而很少被采用。利用不同的电平表示不同的二进制值,并采用负逻辑双极性表示,即正电平(+15v)表示数字信号‘0’,负电平(-15v)表示数字信号‘1’RS-232编码根据相邻位的电平变化状况,如果位时间内发生电平变化表示‘1’,位时间内不发生电平变化表示‘0’不归0交替编码(NRZI)用5位(5b)的符号表示4位(4b)的信息(数据),其次采用不归0交替编码(NRZI)表示这5位符号。5位符号的选择要求每个符号中至少应有2个“1”

4、比特出现。1、字符编码:字符编码是指利用二进制值‘0’和‘1’的特定组合来表示字符。计算机处理中常用的字符编码有如下几种:BCD码,BCDIC码,EBCDIC码,ASCII码2、通信编码:通信编码是指利用特定的电平信号来表示二进制值‘0’和‘1’,并通过计算机或者其它通信设备的输入输出端口传输。可用的通信编码方案很多,最常用的通信编码有如下几种:(1)RS232编码(2)不归0交替编码(NRZI)(3)曼彻斯特编码(4)差分曼彻斯特编码(5)4b/5b码TCP/IP协议:目前,因特网上使用的通信协议——TCP/IP协议与OSI相比,简化了高层的协议,简化了会话层和表示层

5、,将其融合到了应用层,使得通信的层次减少,提高了通信的效率。下图示意了TCP/IP与ISOOSI参考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物理层3、物理层协议物理层标准从四个方面对物理设备和媒体之间的接口进行定义。机械特性:接口部件的尺寸、规格、插脚数和分布等;电气特性:接口部件的信号电平、阻抗、传输速率等;功能特性:接口部件的信号线(数据线、控制线、定时线等)的用途;规程特性:接口部件的信号线在建立、维持、释放物理连接和传输比特流的时序。物理连接两端的用户通话是时断时续的,并且也不需特别长的时间。物理连接是有差错和不可靠的。物理设备之间可能存在传输速度不匹配的问题。数据链路数据链路层协

6、议:约定DL实体之间的控制信息和时序,保证DL服务的提供。(1)局域网(802.3-CSMA/CD,802.4-令牌总线、802.5-令牌环)(2)面向字符型的数据链路控制规程——二进制同步控制规程(BSC);(3)面向比特型的数据链路控制规程——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4)多链路规程(MLP)--利用多条数据链路来支持用户对于传输可靠性或传输高速率的要求。5、多链路规程(MLP)有时两结点之间具有多条物理媒体,因此具有多条物理连接和多条数据链接(单链路),MLP的目的是合理地利用这些单链路来支持用户的各种通信要求。MLP在单链路规程(SLP,如HDLC)的

7、基础上,采用分流/合流技术,利用多条数据链路来共同支持高层的数据传输。网络层网络层功能(1)提供编址和路由技术,确保用户数据可以进行端-端传输。(2)利用复用/解复用技术,使得多对用户的数据可以交织在同一条数据链路上传输。(3)利用分组作为实体之间交换的一种数据结构(数据块),提供分组/组装功能。网络层服务和网络层协议网络层可提供的服务包括:确定网络地址、标识网络连接、传输数据、分组装拆、排序(按提交顺序投递给用户)、流量控制(限制用户一次性提交给网络的分组个数)等。目前常用的网络层协议有:(1)分组交换网:CCITTX.25建议(X.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