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中音歌唱家刘秉义

男中音歌唱家刘秉义

ID:34476124

大小:191.7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6

男中音歌唱家刘秉义_第1页
男中音歌唱家刘秉义_第2页
男中音歌唱家刘秉义_第3页
男中音歌唱家刘秉义_第4页
男中音歌唱家刘秉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男中音歌唱家刘秉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男中音歌唱家刘秉义鲁松龄张德钰“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这首充满青春活力的赞歌——《我为祖国献石油》,60年代传遍我国的大江南北,四面八方。多少开拓者、创业者听了这首歌,都热泪滚滚,从中得到无穷的力量。随着这首歌的广为流传,刘秉义的名字也深深印入人们的心田。三十多年后,我国已跨入一个崭新的现代化建设时代。当刘秉义再一次激昂地高唱这首歌时,如同当年一样的激情,将一次又一次音乐会推向高潮。一刘秉义祖籍宁河县,父亲是芦台镇人,母亲是西关村人。一次他在天津为部队演出,在台上动情地高声说:“我是天津

2、宁河县人呀,有家乡的同志吗?”台下干部战士报以热烈掌声。 1935年6月4日刘秉义出生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一个普通的职员家庭。憨厚、善良的父母,除赋予他一个健康、魁梧的体魄外,还赋予他一副深厚、洪亮的歌喉。 在秦皇岛市立一中读书时,刘秉义就在学校的文艺活动中很活跃,尤其是在1948年秦皇岛市解放后,他唱歌、拉二胡、吹笛子、弹月琴、演话剧,还演出歌剧《兄妹开荒》。这一切为他后来踏上文艺之路奠定了基础。 但刘秉义幼时曾渴望成为一名保卫祖国大海的海军战士,即使在梦中,也从未奢望过要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歌唱家。 19

3、51年7月刘秉义中学毕业,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学习。此时正值朝鲜战争期间,全国人民都投身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浪之中。一天,志愿军某部文艺工作者来到这所军政干部学校,他们一眼就看中了刘秉义的艺术才华,把他招收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19兵团。就这样,自1951年12月起,从做一名文艺战士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 1953年初,作为志愿军19兵团文工团的演员,刘秉义跨过鸭绿江,奔赴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这之前他们一直作为19兵团后方办事处的文工队队员,为从战场下来的部队演出)。凛冽的寒风,艰苦的生

4、活,这是他有生以来从未体味过的。可此时此刻他想的就是如何出色地去为战斗在前线的志愿军指战员们演出。没有教师指点,他自己就手捧仅有的一本声乐教材苦苦钻研自学。摄氏零下三十多度的寒冷气温下,他站在山坡上,站在河滩旁,忘我地练习发声,练习歌唱。眉毛头发结上白色的冰霜,他脚下的积雪溶化成一个小小的圆圈。当他回忆这段往事时,总是笑着说:“我的嗓子多年这样结实,也是从那里锻炼出来的。” 领导看刘秉义学习如此刻苦,后来设法找到一位朝鲜歌唱家教他唱歌。尽管语言不通,学习条件十分有限,时间也不算太长,但在朝中友谊的热流中

5、,他从这位启蒙教师那里,学到了不少声乐基础知识。 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刘秉义在那段日子里除学习声乐外,还学习演唱大鼓、单弦,演奏二胡……在文工团里他是一位名副其实能拉会唱的多面手。1954年他们还以志愿军的名义回国到北京、福建、杭州等地慰问演出。 1955年5月,刘秉义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文工团。1957年,他毅然决定去投考中国最高的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 在没有发榜之前,他紧张极了。待他拿到录取通知书后,真是欣喜若狂。8月,他脱去已穿戴了7年的军装,迈进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的课堂,开始接受正规的

6、音乐教育。如果说,他的艺术生涯是从16岁开始的,那么步入歌唱家的艺术殿堂,他却是从22岁才起步。 刘秉义先后在著名声乐教授吕水深、杨比德先生班上学习。他给老师们的第一印象是:条件不错,但缺乏正规的音乐基础知识,缺乏科学的发声方法。夸张点说,就是不会唱歌,最初不就有人说他不是唱歌而是说歌吗?他唱练声曲连不起来,唱外国歌更把握不好作品风格。怎么办?刘秉义心想:既然我已踏上了这条路,就只有硬着头皮上了。缺什么,补什么,不会就学。刘秉义放弃一切节假日休息时间,不断探索、不断追求。他用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练唱。他还

7、多听音乐会,多听唱片,细心钻研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作曲家、不同作品的不同风格。有意识地去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艺术修养。同时,他还常去听其他同学上声乐课,联系自己寻找差距。 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5年的奋斗,刘秉义的演唱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62年8月,他以优异的成绩在中央音乐学院毕业,被留下来在声乐系任教。 刘秉义说:“艺术无止境。音乐学院的5年学习,是对自己过去基础的补课。如果要在艺术上真正取得成绩,还需不断努力,不断实践,不断去攀登艺术的高峰。”于是,他留在学校一面精心耕耘培养

8、学生;一面不断探索、研究声乐表演艺术;还经常参加校内外艺术实践演出。 毕业的那一年,刘秉义参加了中央歌剧院首次上演的俄国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他成功地塑造了歌剧主人公——一个在苦难深重的沙俄时代,对社会不满,而又看不到出路,于是一反常态表现出厌世、苦闷、冷漠、玩世不恭,即被高尔基形象地比喻为“多余的人”——奥涅金的形象。显露出全面、突出的艺术才华。他那浑厚的男中音歌喉,震惊了北京的歌坛。 1963年保加利亚声乐家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