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走西口的四个版本

民歌走西口的四个版本

ID:34477615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6

民歌走西口的四个版本_第1页
民歌走西口的四个版本_第2页
民歌走西口的四个版本_第3页
民歌走西口的四个版本_第4页
民歌走西口的四个版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歌走西口的四个版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民歌《走西口》的四个版本随着走西口电视剧的热播,走西口这首民歌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了起来。也正式拉开了这股“西口热”高潮的序幕。人们对于那首经典的唱腔版本也就是胡月版本更是不绝于耳声在心头了。尤其是南方的观众也对这首民歌是逐渐熟悉起来。其实北方的观众可能都知道走西口版本众多,就是这一历史现象的产生衍生出了不同版本的曲调,各有特色,就象一个百味瓶一样能够调出不同的味道。这众多版本整理一下,以便使更多的人通过走西口电视剧了解走西口文化以及通过它所流传下来的不同版本的走西口音乐来加深对它的了解和渗透。1民歌走西口————流传最广的走西口古老的山西民歌《走西口》。流传了一两

2、百年。这首歌不但山西人会唱,山西邻近的内蒙、陕西,甚至更远一点的宁夏、青海、甘肃也有许多人会唱。中国有句老话叫“十里不同音”,说的是民歌有很强的地域性。之所以西北许多地方的人会唱《走西口》,原因大概是,当时有许多山西人曾到过这些地方,他们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唱这首歌,时间长了,当地人也学会了。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哥哥你出村口,小妹妹我有句话儿留,走路走那大路的口,人马多来解忧愁.走路走那大路口,人马多来解忧愁.紧紧地拉着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只恨妹妹我不能跟你一起走,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苦在心头,

3、这一走要去多少时候,盼你也要白了头.紧紧地拉住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虽有千言万语难叫你回头,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民歌《走西口》作者赵国柱:1966年开始编演文艺节目,共创作演唱作品上百个,作品在文艺刊物发表,区、市、电台播出,新疆话剧团等文艺团体演出。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要数胡月版本的走西口了。广为传唱的还有《黄土高坡》、《热恋的故乡》等2二人台版本————唱腔最为悲凉最能引起共鸣的走西口。《走西口》最初为一段民歌。清朝咸丰年间民间艺人将《走西口》改编成二人台,赋予它完整的故事情节。陕西、河北北部、晋中的人们迫于生

4、计背井离乡,到包头、河套一带谋生,他们或沿黄河开垦荒地、或做生意,这就是走西口。“二人台”是起源于河曲,流传于晋北、内蒙西部、陕西北部、河北张家口等地的地方小戏。它在表演程式上属于“两小”戏。角色仅有小丑小旦或小生、小旦两人,表演生动活泼,唱腔洒脱奔放,委婉流畅,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二人台最初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朝末期,逢年过节,一些闹红火的人聚在一起,在屋内、院落、村头、广场进行地摊演唱,都是河曲民歌的小曲小调,这种娱乐活动俗称“打坐腔”。到了清咸丰初年,这种“打坐腔”吸收了姊妹艺术中的秧歌、高跷、旱船、道情等艺术营养,发展为具有一些舞蹈动作,由旦丑两

5、角色一进一退走场表演。逢年过节观看的人围拢在火龙(旺火)四周,演员和乐队在场内表演,当地人叫“转火龙”。到了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至1864年),由于河曲广大劳苦百姓因生活所迫“走西口”,把这种艺术形式带到口外,吸收融化内蒙民歌的音乐语言及戏剧化妆等特长,使之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具有戏曲雏形的地方小戏。二人台的唱腔曲调婉转优美,乡土特色及浓。“二人台”虽然是一地方小戏但自从武力平和阿宝等人把它带出了西北后,也逐渐呈现出一派良好势头。它植根在这块黄土地上,一出《走西口》更以它真实的社会内容、细腻的生活细节、精彩传神的表演、韵味浓郁的唱腔而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无不受之感

6、染。其中最为出名的是詹丽华版本的。歌词是这样的:家住在太原爹爹名叫孙朋安所生下我这一枝花起名我叫孙玉莲十六年苦水泡成人刚和太春哥配成婚好比那蜜蜂见了花心中喜盈盈哥哥走西口小妹妹也难留止不住那伤心泪蛋蛋一道一道往下流正月里你娶过门二月。。。。。。3信天游版本————无奈中透着苍凉失落里夹着苦涩的走西口。陕北民歌丰富多彩,它那浓郁的乡土气味和朴实风格,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其中《信天游》更是以其独特的风格赢得赞誉。《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一种体裁,它的内容和曲调都异常丰富,其节奏一般较自由舒展,声音高亢、嘹亮,音域宽

7、广,旋律有的起伏很大,有的则平稳委婉,有的感情豪放率直,有的则柔和抒情,表现出了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意境。在演唱特点上,一种是以声音平直高亢的山歌风格来表现,另一种则以感情细致、声音委婉的小调风格来表现。陕北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小调分为通行小调(抒情歌、叙事歌、诙谐歌);社火歌曲(秧歌、船曲、灯曲);风俗歌曲(迎亲歌、酒曲、祈雨调、神官调);丝弦小调(榆林小调、二人台、道情、碗碗腔);大型套曲(洛川套曲、审录)、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