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各县市名称的由来

江西省各县市名称的由来

ID:34478102

大小:3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6

江西省各县市名称的由来_第1页
江西省各县市名称的由来_第2页
江西省各县市名称的由来_第3页
江西省各县市名称的由来_第4页
江西省各县市名称的由来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各县市名称的由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江西各地地名的由来南昌南昌寓“南方昌盛”、“昌大南疆”之意。南昌城名数易,别名诸多,汉称灌城,豫章,唐称洪州,宋称隆兴,明代定名为南昌。新建公元六二二年(唐武德五年)单独设县,名西昌,公元六二五年并入南昌县。公元九八一年(宋太平兴国六年)划南昌县西北境(今奉新、永修一部分地区)十六乡另建一县,命名新建县。进贤原名钟陵县。据《今县释名》:“唐废钟陵入南昌,宋改置进贤镇,寻升镇为县。有栖贤山,唐抚州刺史戴叔伦携家居此因名。”安义龙者山势起伏,安者安稳适意,龙安取地缘、人缘吉祥貌。龙安,即最早的安义县,九江古称浔阳,柴桑。秦设九江郡,有“江到浔阳九派分”之说,故名九江,九江之称,

2、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九江孔殷”、“过九江至东陵”等记载。九江,称谓的来历有两种,一是“九”为古代中国人认为的最大数字,“九江”的意思是,“众水汇集的地方”,“九”是虚指;二是“以为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泽也”,即九条江河汇集的地方,此后九江又有江洲、柴桑、浔阳、汝南、湓城、德化等古称,但主要以九江、柴桑、浔阳、江洲著称于世。瑞昌唐建中四年(783),设赤乌场。五代南唐升元三年(939),升场为县,定名瑞昌修水修水,古号分宁汉代,因修河而得名永修永修,古艾地,秦隶九江郡汉高祖六年置海昏县。南朝宋元嘉二年“废海昏,移建昌

3、居焉”,改名建昌,1914年因与四川建昌道同名,改称永修,取其“泮临修水,永蒙其利”之意湖口湖口始建于南唐(公元950年),因地处鄱阳湖入长江之口而得名彭泽江南古邑彭泽,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建县,以“彭蠡泽(今鄱阳湖)在西”而得名都昌都昌西汉时名枭阳,自唐武德五年置县都昌,星子星子县:据《今县释名》:“境内有落星石,《县志》,今名德星石,五代杨吴因置星子镇。宋改县,有落星湖,一名落星湾,在县南,鄱阳湖之随地异名者也”。德安德安历史,源远悠久,唐虞三代时称为敷浅原,春秋时界于吴、楚之间,俗有“楚尾吴头”之称,西汉建历陵县,南北朝设蒲塘场。五代吴乾贞元年(公元927年)

4、改蒲塘场为德安县。相沿至今,武宁武宁在商代(约公元前16-11世纪)为艾侯领地,故有古艾之称,正式建县于唐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共青1955年以前,这里的名字是江西德安县米粮铺拖沟岭,1955年10月18日,98个上海年轻人到达先搭建茅棚,开垦荒地。40天后,当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专程前往看望,并在垦荒队临时搭建的茅棚前,用竹枝夹着卫生棉球为他们题写社名"共青社"。从那天起,这里的名字便是"共青"。赣州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县,因《山海经》所记“南方有赣巨人”而得名南康古称“南林”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名南康县,因“地接岭南,人安物阜”而得名。太康

5、三年属南康郡。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属南康国。瑞金瑞金之名始于公元904年,古时这里盛产砂金,并设置淘金场,黄金为瑞气盈门,故名“瑞金”。因二水于赣州合流成赣江,以此得名。信丰唐永淳元年(682年)分南康县东南地置南安县,是为建县之始。天宝元年(724年),因与福建省泉州南安县同名,故改名信丰,取“人信物丰”的含义。大余秦三十三年(前214年)置南野县,大余属之。至西晋属南野县地。南北朝梁大宝元年(550)将县地由南康郡转属广东东衡州始兴郡。陈顼太建十三年(581)归始兴郡分置安远郡。隋开皇十年(590)改安远郡为大庾县,1957年5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大庾县改称为大余

6、县,上犹《禹贡》:分天下为九州,上犹处扬州地域。以此得名。龙南因县境北有龙头山,县城在山之南,故名。另据《郡县释名》:以县位居百丈龙潭之南,定名龙南。定南“岭表之所谓长治久安实赖其他”(《定南厅志》),故名定南。全南因地处虔洲(赣州)之南而名虔南。1957年月改名全南县。兴国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以年号“太平兴国”为县名至今已逾千年。宁都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阳都为宁都(因境内有太平里,以安宁之意而名为宁都)。此为“宁都”县名之始。迁县治于阳田营(今石上镇王田营村)。于都始建县于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以北有雩山,取名雩都,1957年改称“于都”

7、。会昌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始设县,适逢镇人凿井得砖十二块,砖上刻有“会昌”(唐武宗年号)篆字,故以“会昌”为县名。石城“环山多石,耸峙如城”而得名,寻邬县以城东有寻邬水得名。1957年因字生僻,改为寻乌县。景德镇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因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为名置景德镇,并沿用至今。乐平市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始设县治,因“南临乐安河,北接平林”而得名浮梁县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更名为浮梁,为上县。关于县名的来源,《唐书*地理志》曰:“本新平也。”《郡县释名》曰:“以溪水时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