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2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2

ID:34498189

大小:6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7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2_第1页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2_第2页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2_第3页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2_第4页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2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虚实结合、比喻、象征、夸张等、烘托(衬托)、联想和想象、古诗词中还常用对比、借代、互文。1、虚实结合•“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等。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类型:•1.虚幻世界和梦境•2.想象和回忆。•3.设想之境。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2、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作用:(1)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2)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3)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又何作用?2、比喻、象征•概念: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1、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

3、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2、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例如: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了革命的希望前景。但是《拿来主义》的“大宅子”则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的文化的,不具有象征意义。当然在某些文章中,象征中也含有比喻的性质,从表现抽象的精神来说是象征,从表现具体的人来说是比喻。即或是这样,象征与比喻也是

4、分开的。•3、象征经常借助比喻或其它修辞格来完成。例《黄河滩头》结尾处,作者描写了平常普通的芦苇。说它是“盖房子编篱笆的好材料……是青纱帐……不怕狂风恶浪,不畏电闪雷鸣。根盘于泥土之中,叶绿于大地之上,与大堤为伍……”这里运用了比喻、拟人、中间又引用了唐诗来赞颂芦苇,用芦苇来象征平凡、质朴的黄河人,象征炎黄子孙在党改革开放政策感召下,奋发进取的精神,缺少了比喻等修辞方法的支持,象征义就很难表达了。例题1:闺意献张水部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注释]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郎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诗人为达到此目的,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5、请对此作简要的分析。例题2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两首诗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3、烘托(衬托)概念:①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像鲜明。•②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③泛指陪衬,使明显突出:蓝天~着白云丨红花还要绿叶~。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再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

6、、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以景衬情)。作用:使主体的特点更加突出、更加鲜明。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4、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高考题练习•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间题。(5分)(天津卷)•凉州词(其一)张籍•边城暮雨雁飞

7、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问: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江西卷)•三江小渡杨万里•溪水将注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注】将:行,流过。•(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