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太平洋鲣鱼渔情预报研究.pdf

中西太平洋鲣鱼渔情预报研究.pdf

ID:34499206

大小:3.67 MB

页数:116页

时间:2019-03-07

中西太平洋鲣鱼渔情预报研究.pdf_第1页
中西太平洋鲣鱼渔情预报研究.pdf_第2页
中西太平洋鲣鱼渔情预报研究.pdf_第3页
中西太平洋鲣鱼渔情预报研究.pdf_第4页
中西太平洋鲣鱼渔情预报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太平洋鲣鱼渔情预报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上海海洋大学硕士毕业论文学校代码:10264研究生学号:M150302534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中西太平洋鲣鱼渔情预报研究ForecastingSkipjack(Katsuwonuspelamis)Fishery英文题目:StatusinCentral-westPacificOcean专业:渔业资源研究方向:渔情预报学姓名:陈洋洋指导教师:陈新军教授二O一八年五月一十六日上海海洋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我恪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

2、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及成果的内容。论文为本人亲自撰写,我对所写的内容负责,并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上海海洋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上海海洋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3、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1上海海洋大学硕士论文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姓名工作单位职称备注孙志陆台湾大学教授主席陈勇美国缅因大学教授委员李圣法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委员陆化杰上海海洋大学副教授秘书答辩地点海洋科学学院A323答辩日期2018-5-242上海海洋大学硕士论文中西太平洋鲣鱼渔情预报研究摘要鲣鱼(Katsuwonuspelamis)广泛分布于三大洋热带与亚热带海域,其中中西太平洋为主要分布海域。近年来,中西

4、太平洋的鲣鱼年产量平均在250万t左右,约占世界鲣鱼总产量的60%以上。捕捞鲣鱼的主要方式为围网、竿钓等,其中围网作业最为重要。中西太平洋围网渔业始于1960年中期,美国、韩国和我国台湾省分别于1976年、1980年和1982年进行捕捞作业,而中国大陆则起步于2001年,经过10多年的发展,现已有大型金枪鱼围网渔船20艘,产量在10万t左右,成为主要的金枪鱼围网渔业国家。但是,在我国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渔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以下几个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已制约着我国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主要有:

5、(1)中心渔场把握不准导致单船产量较低,目前其产量仅为产量最高作业船队(台湾省和韩国)的70-80%;(2)南太平洋岛国实行作业天数限制的管理规定(中西太平洋总作业天数为28000天,我国单船每年作业天数为250天左右),导致有效作业天数的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下降;(3)中长期金枪鱼资源和空间分布无法预测,导致对入渔国家和渔获配额购置盲目性加大,盲目的入渔不仅浪费交纳的入渔费(通常每艘每天1万多美元的入渔费),而且严重影响捕捞产量,从而使鲣鱼围网渔业的整体效益出现下滑。为此,本研究将围绕上述三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攻关,

6、通过分析海洋环境与鲣鱼资源、渔场分布之间的关系,开发渔情预报分析与入渔决策模型,提高鲣鱼资源量预测、寻找中心渔场的准确性,建立起一套科学的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渔业渔情预报技术体系,为我国金枪鱼围网渔业的发展与壮大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鲣鱼渔场时空分布。根据太平洋共同体秘书处提供的1995-2014年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捕捞生产统计数据,对各年各月的鲣鱼产量和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产量重心分析和聚类分析,找出渔场重心变化规律,同时选取高产的22个渔区(经纬度5°×5°),研究时间和

7、空间因素对CPUE的影响。研究认为,中西太平洋鲣鱼历年产量逐步上升,CPUE波动较大,而各月产量和CPUE差异较大,高产月份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历年产量重心分布不均,经度方向上分布差异较大,聚类分析可分为四类;各月产量重心变化呈现顺时针变化规律,从南到北,自西向东移动,聚类分析可分为三类。分析发现,在渔获量主I上海海洋大学硕士论文要分布海域5°S-5°N、120°-175°E中,极端气候年份与其他年份的CPUE有显著差异,月份间的变化与产量月间重心变化类似,上、下半年有着显著差异;不同空间下,经度间差异大于纬度间差异

8、,135°-145°E为经度CPUE差异的分界线,而南北纬间的差异不显著。上述鲣鱼的时空分布变化主要与ENSO现象引起的西太平洋暖池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太平洋岛国的相关入渔政策也存在一定的影响。(2)鲣鱼中心渔场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根据中西太平洋鲣鱼生产数据,选取时空因子(年、月、经纬度)和环境因子(海表面温度SST、海表面高度SSH、尼诺指数ON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