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的历史使命

远程教育的历史使命

ID:34500487

大小:102.67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3-07

远程教育的历史使命_第1页
远程教育的历史使命_第2页
远程教育的历史使命_第3页
远程教育的历史使命_第4页
远程教育的历史使命_第5页
资源描述:

《远程教育的历史使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远程教育的历史使命:农村发展与变革的人力资源支撑——浙江电大“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的创新探索与研究中国网 时间:2012-02-29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远程教育》  责任编辑:戴维  编辑信箱  上篇  【摘要】农村发展与变革对农村人力资源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农村建设对现代远程教育如何服务“三农”、培养农村创业创新人才提出了新命题。本文结合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的实践,提出了基于远程学习环境培养农村创业创新人才的创新理念、体系、模式和体制,并在农民大学生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设计和学习成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引言  当前

2、,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农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是与现代化建设同步的过程,没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养一批具有创业创新能力的新型农民,是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1]。作为现代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骨干力量,广播电视大学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任

3、重而道远。  二、农村发展与变革对人才的需求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农村又迎来了新一轮改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开发人才资源,不断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和收益,始终是农村改革发展的长期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涵盖农业、资源、环境、人口、教育等多学科的庞大系统工程,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对人才等的需求将日益增大,农村面临巨大的人才需求压力。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人才是文化素质高、技术业务精、经营能力强的新型农民,即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等生产活动的技术型人才以及农村经营管理能人、能工巧匠、乡村科技人员等实用型人才,包括农业科技人才、农产

4、品营销专业服务人才、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人才、新农村项目建设规划人才、新农村自主创业型人才、农村医疗服务专业技术人才、农村社区教育培训专业技术人才。根据农业部“十一五”农民教育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将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600万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训800万人,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培植10万名从事农业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的农场主和农民企业家。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和培训,大力促进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民技术员队伍建设、骨干农民队伍建设、农村能工巧匠队伍建设、农民企业家队伍建设和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文化素质高、技

5、术业务精、经营能力强的新型农民,同时辐射带动广大农民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掌握新技术、倡导新风尚、建设新农村,真正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2]。现代远程教育必须以全新的理念和思路,创新培养模式,有效服务“三农”。  三、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培养农村“两创”实用人才的实践与创新——以浙江电大为例  浙江电大自2007以来,凭借完整的系统、丰富的教学资源、良好的远程教学平台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农民教育培训的实践与探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参加的试点单位从2004年“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6个增加到目前的62

6、个;共开设了园艺技术、林业技术、农村行政管理等11个专业,累计招生14417人,其中种养专业3058人,累计毕业2531人。通过实施农民大学生项目,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享受高等教育资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农村“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简称“两创”)实用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富的专业类别和强大的培训力量。  (一)实践与成效  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有助于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和创业能力。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提高农民的创业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是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浙江电大通过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可使农民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专业实践技能,提高了文明素养,

7、“学与不学不一样”是农民学有所得、整体素质提高的集中表现。同时,全省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农民大学生典型,成为各地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和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如:“葡萄大王”葛凌腾、“白茶”师傅林小伟、“阿土本鸡”生态养殖专业户黄土根、“忘不了”柑橘合作社理事长冯贻法等。“葡萄大王”葛凌腾在学以致用、创业致富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目前他带动的葡萄种植户已达28户,种植面积达到2100余亩,年总产值能达到6000~8000余万元。充分体现了农民大学生崇高的品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年限。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是衡

8、量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