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实践和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实践和认识√

ID:34504027

大小:62.4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7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实践和认识√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实践和认识√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实践和认识√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实践和认识√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实践和认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实践和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实践和认识√本次练习有19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10题。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10题。1.人们认识的起点是()。A、客观事物B、社会意识C、感觉D、理性认识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2.实践是指()。A、人们主观的活动B、人们的一切运动C、人们改造、保护和恢复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D、人们适应环境的活动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

2、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A、大学的研究严重脱离社会的需要B、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和目的C、科学发展具有独立的一面D、人类实践是一个能动的过程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4.概念、判断、推理是()。A、个体意识的三种形式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意识的三种形式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5.感觉、知觉、表象是()。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B、社会意识的三种形式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答题:A.B.C

3、.D.(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6.夸大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会导致()。A、诡辩论B、经验论C、唯物主义D、不可知论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7.夸大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会导致()。A、唯物主义B、相对主义C、不可知论D、唯理论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8.“从认识过程的程序说来,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这体现了认识论的()。A、唯物主

4、义思想B、唯心主义思想C、辩证法思想D、经验论思想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9.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共同特点是()。A、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的统一B、夸大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C、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D、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10.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A、感性认识飞跃和理性认识飞跃B、从感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和从实践到感性认识的飞跃C、第一次飞跃和第二次飞跃D、

5、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和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第四章实践和认识本次练习有19题,你已做19题,已提交19题,其中答对19题。当前页有9题,你已做9题,已提交9题,其中答对9题。11.人类认识的总规律是()。A、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B、感性具体――抽象具体――理性具体C、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知性认识D、从分析和综合到归纳和演绎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1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实践产生了认

6、识的需要和目的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E、实践由认识指导的答题:A.B.C.D.E.(已提交)参考答案:ABCD问题解析:13.下列现象中属于感性认识的有()。A、初步观察结果B、实验数据C、访问记录D、未经分析的检测结果E、对某人某事的初步印象答题:A.B.C.D.E.(已提交)参考答案:ABCDE问题解析:1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所以是能动的反映论,是因为()。A、它是唯物主义经验论B、它是唯物主义可知论C、它将实践引入认识论D、它将辩证

7、法引入认识论E、它将科学引入认识论答题:A.B.C.D.E.(已提交)参考答案:CD问题解析:15.关于“实践”定义的重新思考,涉及到的内容有:()。A、实践除了“改造”,还有“保护”和“恢复”B、生活实践问题C、精神劳动实践问题D、科学技术实践问题E、真正实践问题答题:A.B.C.D.E.(已提交)参考答案:ABCD问题解析:16.价值的特性有()。A、真理性B、客观性C、主体性D、社会历史性E、多维性答题:A.B.C.D.E.(已提交)参考答案:BCDE问题解析:17.“吃梨子”也是一种实践活动。A、

8、正确B、错误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18.“陶知行”与“陶行知”这两个名字没有任何区别。A、正确B、错误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19.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其内容却是客观的。()A、对B、错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