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画为寄,以画体道——松树入画及元人画松研究

以画为寄,以画体道——松树入画及元人画松研究

ID:34506323

大小:18.51 MB

页数:187页

时间:2019-03-07

以画为寄,以画体道——松树入画及元人画松研究_第1页
以画为寄,以画体道——松树入画及元人画松研究_第2页
以画为寄,以画体道——松树入画及元人画松研究_第3页
以画为寄,以画体道——松树入画及元人画松研究_第4页
以画为寄,以画体道——松树入画及元人画松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画为寄,以画体道——松树入画及元人画松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松树入画及元人画松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中国美术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作者签名:多帚c彳CK日‰够年易月/乡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2、,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国美术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l、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口。(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汤僻翮签名川遂装日舻多年易月/j日日期切"年‘月f、日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松树入画及元人画松研究以画为寄,以画体道松树入画及元入画松研究2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松树入画及元人画松研究导毫

3、1第一章、元以前的松树入画研究,121.1、松树的自然概况/121.2、松树入画的由来/131.3、松树在绘画中的含

4、义/261.3.1、松树在绘画中的丰富内涵/261.3.2、常见的松树题材绘画/29第二章、元代画松题材的复兴,4l2.1、元代文人画家画松题材的兴起/412.2、存世元代画家画松作品概况/48目录第三章、元人画松题材复兴的社会原因/503.1、元代画家的艺术政治环境/503.1.1、民族问题/503.1.2、元代文人以画为寄/513.1.3、元代宗教三教并兴/533.2、元代画家的政治取向/543.3、元代画家的借松抒情/61第四章、元代文人画家的松树情.结/634.1、钱选《幽居图》及其他/654.2、西域画家高克恭《春山晴雨图》及其他/674.3、赵孟烦《双松平原图》及其他

5、/704.4、商琦《春山图》及其他/754.5、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及其他/784.6、曹知白《松亭图》及其他/824.7、吴镇《洞庭渔隐图》及其他/864.8、朱德润《浑沦图》及其他/974.9、倪云林《六君子图》及其他/1054.10、王蒙隐逸世界中的松树图/1104.11、元代其他画家笔下松树图题画诗/116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松树入画及元人画松研究第五章、元人画松对后世的影响及元以后松树图创作特点/127第六章、结i吾/135参考文献d138附录一、元代松树图存世概况表(海内外)附录二、论文引用图录附录三、隋唐、宋、辽、金、元松树图题画诗、题跋及古籍中关于画松

6、图的介绍/后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松树入画及元人画松研究论文提要和梅兰竹菊一样,松树自古便被人们赋予高尚的含义,历朝历代咏松诗词不断。自魏晋始,松树便入画图。而至元代,不仅松树图题材入画进入了一个高峰期,而且众多文人画家笔下都涌现出松树的身影。可以说元人绘画在一个新的时空拓展了新的领域。这种新虽然是承传了旧,但却赋予时代了新内涵,注入了深入发展的新动力。自唐代王维树立了文人画雏型,经过了宋代苏东坡、米芾等的努力,确立了文人画的范畴。宋画也将绘画的笔墨、画面及布置尽情发挥,使文人画的意义涵盖面更广阔更深远。至晚明董其昌等画家的筛选,文人画才以风格笔墨来区分;以个人自我意

7、识强弱,能否将心中丘壑真率地流露,寄情藏意于纸绢笔墨间作为品评文人画作品高低的准则。而元代文人可谓是这其中的中流砥柱,起到敞开文人画大门的作用。关于梅兰竹菊的绘画内涵,研究者颇众。而相比之下,后人对松树图,包括文人画松的研究却较为薄弱,甚至没有专门的成果,为弥补画史研究的缺憾,加深对中国绘画内涵的认识,本文拟从松树入画及元代文人画松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将对松树的概况、各朝松树入画的由来及其在绘画中的含义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将首先分析元代画松题材之所以复兴的几个方面(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及政治取向等,)其次,分别以元十位文人画家的画松作品为例,具体分析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元

8、文人画家松树图的丰富含义。最后部分将说明元代松树图对后世的影响及其元之后松树图的创作特点。在结论中,拙文将归纳总结元文人松树入画的最终目的——即画为心印,以画为寄,以画体道,而这些,恰恰是中国画的优秀传统,也是元代文人画的重要贡献。关键字:松树图、文人画、以画为寄、心印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松树入画及元人画松研究AbstractSincetheancienttimes,PineisendowedwithloftyimplicationbyChinesepeople.T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