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曲家杭州行迹述略

元代曲家杭州行迹述略

ID:34522094

大小:254.1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7

元代曲家杭州行迹述略_第1页
元代曲家杭州行迹述略_第2页
元代曲家杭州行迹述略_第3页
元代曲家杭州行迹述略_第4页
元代曲家杭州行迹述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元代曲家杭州行迹述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5年第3期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月No.3.2005JournalofHangzhou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sEdition)May2005元代曲家杭州行迹述略徐大军(杭州师范学院综合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2)摘要:杭州是元代的戏剧中心之一。尤其是杂剧中心,作为杭州剧坛构成要素的剧作家,对杭州确立和维持杂剧中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元代杭州剧坛的曲家构成按其行迹可分为三类:一是杭州本土的曲家(杭州籍且居杭曲家),他们是杭州剧坛的主要经营力量;二是因各种原因流寓杭州的曲家,他们是杭州剧坛的壮大力量;三是游历杭

2、州的曲家,他们激发、烘托了杭州剧坛的气氛,促进杭州作为杂剧中心的成长与发展。正是在这些曲家先后共同的营造、努力下,杭州的杂剧创作渐成气候,并逐渐成为元代后期杂剧活动的中心。关键词:元代;曲家;杭州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93/Z(2005)03-0026-05早在南宋时,杭州就是戏剧活动的中心。在们提供更多的出路;二是因为杭州山水秀美,可以蒙元一统后不久,北方一些杂剧作家便游历于此,抚慰心灵。蒙元统治者起于骑射游牧民族,好力此后不少外地曲家流寓此地,逐渐成长为元中期尚武,以攻伐打压为事,与汉族文明有隔,再加上有影响的杂剧作家。在这种气氛的陶冶下

3、,元代民族歧视政策,使生活在元统治区域的汉族文人后期更有众多杭州本土剧作家崛起,成为当时杭普遍受压抑,失去了读书延誉的惯途。所以,许多州剧坛的重要力量。因此,杭州能成为元代的戏文人也就为生计而不情愿地跻身于当时倍受贬视剧中心之一,尤其是杂剧中心,作为杭州剧坛构成的戏剧创作。在元一统南下之初,就有许多北方要素的剧作家,对这个杂剧中心的确立和维持起剧家南下至杭)))这个山水秀美、经济发达的汉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对于元代杭州剧人居住区,或揽胜,或飘泊。坛的曲家(剧作家和曲作家)情况一直缺少一个较元初较早游历杭州的曲家是关汉卿。元灭宋后不久,关汉卿就由大都出发南游,大

4、概在至元十为清晰的描述,他们是如何构成的,对杭州剧坛各七年(1280)前后到达杭州,并写下了1南吕#一枝自起到什么作用,为何来杭,在杭有何踪迹?本文花25杭州景6。由此曲来看,关汉卿虽年事已高试图作此努力。(60岁左右),但对杭州却怀有浓厚的兴趣,所谓按当时曲家的杭州踪迹来看可分为以下三/水秀山美,一到处堪游戏,这答儿忒富贵0,/看了类:游历杭州者,流寓杭州者,杭州本地者。下面这壁,觑了那壁,纵有丹青下不得笔0,[1](P171)可我们就此三类曲家有关杭州的行迹分别述之。见他对杭州的喜爱。关氏在杭呆的时间比较长,一游历杭州的曲家和当地的戏曲界人士也有往来。目前所见的5

5、元刊杂剧三十种6中即收入关剧四种,其中5单刀会6元代游历杭州的曲家很多。按其缘由来看,称/古杭新刊0,可见关剧在杭的流行。杭州本土大致有两类:一为赏游至杭,一为宦游至杭。曲家沈和甫被称为/蛮子汉卿0,可见关氏其为人至元十三年(1276),元军占领临安,由此一统和创作的影响。中国。随着元军的南下,北方的一些杂剧作家(尤元初游历杭州的另一个大曲家是白朴。他青其是汉人剧家)便开始南游,其中杭州是一个主要壮年时期曾漫游各地,元军大举伐宋之际,他也南的目的地。一是因杭州经济文化发达,可以为他下游历到了江南,至元十七年他55岁时徙居建康收稿日期:2005-01-06基金项目:本文

6、为杭州师范学院2004年重点科研项目/元代杭州剧坛研究0的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简介:徐大军(1970-),男,江苏赣榆人,文学博士,杭州师范学院综合研究所副教授,戏剧影视研究所副所长。第3期徐大军:元代曲家杭州行迹述略27(今南京),之后游历过江南各地,会朋见友,赏玩成长与发展起到了不小的激发作用。元代成熟的山水,其间曾至杭州。如至元二十八年(1291)春杂剧生长于北方,元初杭州并无杂剧的创作与演曾与李景安提举游杭州西湖,并写有5永遇乐6词出。这些因不同缘由而游杭的北方曲家,有的在以记之;另外,他还有以杭州为背景的杂剧创作北方已是名贯天下,香彻梨园了,虽然他们停留杭5苏

7、小小月夜钱塘梦6(佚)。州的时间不长,但他们把杂剧这一盛行北方且成白朴的朋友侯克中(字正卿),元初时也游历熟的艺术带到了杭州,给这个旧日首都的剧坛带过杭州。侯正卿,5录鬼簿6言其为/真定人,号艮来了新的生机。尤其是关汉卿等著名的早期杂剧斋先生0[2],孙楷第考证他/曾居汴梁,至元中由作家的杭州游历,为北方杂剧的南移开辟了最早汴梁徙浙中0[3](P136),李修生5元杂剧史6直言他的通道。曾流落到杭州。[4]他与胡、白朴(仁甫)等元当然,终元一代随着杭州作为杂剧中心的成初文人有诗书往来,其5答白仁甫6诗中言:/别后长与确立,游历杭州的全国各地曲家更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