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污染评价

泉州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污染评价

ID:34527167

大小:4.56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7

泉州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污染评价_第1页
泉州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污染评价_第2页
泉州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污染评价_第3页
泉州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污染评价_第4页
泉州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污染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泉州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污染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卷(Volume)31,期(Number)2,总(Total)124矿物岩石页(Pages)115-120,2011,6,(Jun,2011)JMINERALPETROL泉州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污染评价林燕萍,胡恭任,于瑞莲,张雪琴华侨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福建厦门361021摘要本文采用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研究泉州市区表层土壤中17种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并运用地积累指数Igeo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RSP)评价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明,Li,Ti,Fe,Sc,V,As,Sb,Sn

2、主要以残渣态存在;Cr,Ni,Cu,Zn,Bi在可氧化态中占有大比例,但仍以残渣态为主;Pb以可还原态为主;Mn,Cd,Co在可还原态和残渣态中占有较大比例。根据地累积指数法和RSP,泉州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Sc,Co,Ni,Cu,Cd,Sb,Pb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表明泉州市城区受到轻微生态危害。关键词城市表层土壤;泉州市;重金属;赋存形态;污染评价中图分类号:X53;X5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872(2011)02-0115-06[4]城市土壤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长期变化和环境风险。因此,研究重金属在土壤类土壤的

3、重金属元素可通过吞食、吸入和皮肤吸收中的形态分布,对于了解重金属对生物的毒害作用等主要途径进入人体,直接对人特别是儿童的健康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采用改进的BCR连造成危害,还可通过污染食物、大气和水环境间接地续提取法测试泉州市区土壤中17种重金属的形态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和危害人类健康。有研究表明,分布特征,并运用地积累指数Igeo法、潜在生态危害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活性及环境行为不仅与其总量指数法、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对土壤中重金有关,更大程度上由重金属在环境中的化学形态决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1~3]定。重金属总量虽然能反映一定的生物有效性,但

4、很难反映重金属的潜在危害及不同形态之间1材料与方法的迁移转化特性;而重金属形态的研究却能揭示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状态、迁移转化规律、生物有效1.1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性、毒性及可能产生的环境效应,从而预测重金属的采集的土壤样品为泉州市不同功能区的表层土收稿日期:2010-11-15;改回日期:2011-02-1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77036,40673061);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7Z43)作者简介:林燕萍,女,25岁,硕士研究生,环境工程专业,研究方向:环境监测与评价.Email:linyanping602@126.com116矿物

5、岩石2011壤,每个样品点依据需要取0~20个表层土壤样品。量,这一方面与泉州市土壤较高的背景含量有关,此将泉州市分成6大功能区(图1):交通区(P2,A2)、外,近年来频繁的人为活动和工业污染是导致土壤居民区(P7)、商业区(P8)、工业区(P23)、农业区重金属含量加剧的重要因素。(P60),公园(P69)。将土壤样品置于通风处晾干,从各元素在各功能区的平均含量来看:Sc,Ti,剔除杂物,捣碎,再用玛瑙研钵轻轻研磨,过220目V,Cr,Fe,Mn,Co和Cu在工业区含量明显高于其尼龙筛,保留筛上土样装回原袋、筛下土样装入指定他功能区,工业区采样点在

6、炼油厂附近,这可能是导的塑料袋子密封,置于干燥处保存,备用。致此地区重金属含量较高的主要因素;Cd,Pb在交通区的含量最高,汽油燃烧时排放的含铅尾气是其主要贡献者;Li,As,Sn,Sb,Bi在商业区的含量最高;Ni在居民区含量最高,Zn则是在公园周围含量最高(表1)。重金属的总量与BCR4种形态(弱酸溶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残渣态)之和(表1)进行比较,回收率在6971%~12944%之间(表1),可见改进的BCR四步提取法的准确度较高,提取效果较好。证明BCR形态分析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情况。2.2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生物活

7、性2.2.1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形态改进的BCR连续图1泉州市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图提取法提取的P2,P7,P8,P23,P601,P691,A2等Fig.1ChemicalspeciationofheavymetalsinthesurfacesoilfromQuanzhoucity采样点的重金属形态分布显示见图2。不同元素在1.2样品分析同一采样点中的形态分布不同,同一元素在不同采重金属的提取采用HClHNO3HFH2O2微波样点中的形态分布也不相同。消解,其提取液均送到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弱酸溶态包括水溶态、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同位

8、素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