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宋真宗、仁宗时期关于甘青蕃部的民族立法问题

论北宋真宗、仁宗时期关于甘青蕃部的民族立法问题

ID:34530843

大小:471.7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7

论北宋真宗、仁宗时期关于甘青蕃部的民族立法问题_第1页
论北宋真宗、仁宗时期关于甘青蕃部的民族立法问题_第2页
论北宋真宗、仁宗时期关于甘青蕃部的民族立法问题_第3页
论北宋真宗、仁宗时期关于甘青蕃部的民族立法问题_第4页
论北宋真宗、仁宗时期关于甘青蕃部的民族立法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北宋真宗、仁宗时期关于甘青蕃部的民族立法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1卷第2期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O10年3月V01.31N0.2OfTibetNationalitiesInstitute仃PhilosovhvandSocialMar.20l0论北宋真宗、仁宗时期关于甘青蕃部的民族立法问题陈武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肃合作747000)摘要:宋真宗和仁宗时期,为对抗西夏,北宋政府竭力经营甘青吐蕃诸部。与恩信稳边、“联蕃制夏”的边地民族基本政策相适应,在法律上,北宋制定了许多针对甘青蕃部诸族的民族法律法规,内容涉及行政、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本文试就此问题及其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中所起的历史作用略作探讨。关键词:北宋;真宗、仁宗

2、时期;甘青藏区;民族立法中图分类号: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388(2010)02-0008-04宋真宗和仁宗时期,北宋王朝西北边防形势十时期极其重要的西北地方政治势力。宋人魏泰的分严峻,西夏李元吴1038年称帝使得宋夏矛盾升《东轩笔录》卷三云:“唐末,西北蕃在者有回鹘、吐级,此后双方军事冲突不断;宋辽虽然于景德元年蕃,而吐蕃又分为嘣厮哕,始甚盛强,自祥符间,纫(1004年)达成停战议和协议,但双方矛盾也时有于三都谷,势遂衰弱,视中国为神明,惕息不敢动。发生,北宋西北边疆安全不容乐观。为对抗西夏,北异时,与回鹘皆遣使,自兰州入镇戎军,以修朝贡。宋竭力争取地处西

3、北的少数民族政治势力。因此,及元昊将叛,虑响氏制其后,举兵攻破荚州诸羌,南时散居于今之甘肃、青海等广大地区的吐蕃诸族成侵至于马衔山,筑瓦川会,断兰州旧路,留兵镇守。了北宋王朝极力经营的对象,这些甘青吐蕃诸部自此嘣氏不能人贡,而回鹘亦退保西州,元昊遂叛(统称为“蕃部”),在唐末安史之乱后乘机占有河命,久为边害。朝廷虑之,议者以为响氏尚在河、隍西、陇右之地,“自仪(今甘肃华亭县)、渭(今甘肃平间,又与元吴世仇,尝遣使通谕朝廷之意,使西戎有凉市)、泾(今甘肃泾川县)、原(今甘肃镇原县)、环后顾之忧,则边备解矣。仁宗然之。宝元二年,遣屯(今甘肃环县)、庆(今甘肃庆阳市)及镇戎(今宁夏

4、田员外郎刘涣奉使,涣自古渭州抵青塘城,始与嘣固原县)、秦州(今甘肃天水市)暨于灵(今宁夏吴忠氏遇,涣为述朝廷之意,因以邈川都统爵命授之,俾县)、夏(今陕西横山县)皆有之。【)而分布于掎角以攻元吴。”湟(今青海乐都县)、鄯(今青海西宁市)、廊(今青海可见,真宗、仁宗时期,北宋政府特别强调对青尖扎县)一带的吐蕃种类,亦“莫知其数”。据研唐吐蕃嘣厮哕政权的“笼络”,其目的在于使“掎角究,北宋时期居于今甘肃、青海境内的吐蕃人口总以攻元吴”、即实现“联蕃制夏”的西北边防战略,以数大约有一百五十万之多(参见白自东、任树民:减轻北宋西北边患的压力。为此,真宗、仁宗时期,《宋代藏族人口蠡测》

5、,《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南大北宋王朝一方面实施“绥怀恩远”的民族政策,对甘学出版社,1993年)。这些蕃部曾一度在河湟、陇右青吐蕃诸部尽力“笼络”而为之用,另一方面又着力地区建立地方性民族政权,尤其以青唐吐蕃嘣厮哕完善对他们的管理措施,尤其注重从法律上加强约政权和西凉府吐蕃六谷部的势力为盛,是宋辽夏金束和统治,先后制定了许多针对甘青吐蕃等诸族的【收稿日期】2009—07--06f作者简介]陈武强(1966一),男,甘肃通渭人,现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宋史及民族法制史。此文为2008年度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项目:《宋代甘青藏区民族法律文化研究》的阶

6、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813-05)。一8一陈武强:论北宋真宗、仁宗时期关于甘青蕃部的民族立法问题民族法律法规,兹述如下。的特殊性逐渐减轻,但不可否认的是,北宋辖内甘青地区蕃部聚居区以“蕃部习惯法”处理民族纠纷一的现象仍然存在。、颁行“本土专法’’真宗、仁宗时期,北宋政府对甘青吐蕃诸部“因二、订立行政法规其俗”而治,法制贯彻从俗原则,因而,民族法律法规主要以“本土专法”,即民族习惯法的形式表现出北宋沿袭唐朝的制度,在西北缘边的陕西、河来,蕃族内部的纠纷和矛盾不通过宋汉区法律同一东路及后来开拓的熙(今甘肃临洮县)、河(今甘肃处罚,主要以“蕃法”和断解决,“文州(甘肃文县)

7、蕃临夏市)、兰(今甘肃兰州市)、岷(今甘肃岷县)诸州族有复仇者,当以蕃法论。”口坤询其原因是用“本俗新边地区,对分布众多的吐蕃等内属部落民族,通法”即“蕃族习惯法”和断解决蕃族事务作为避免矛过加封土著部族首领担任职名大小不等的各级“蕃盾升级、实现“联蕃制夏”的手段之一,它将有利于官”,达到“绥怀族帐、谨固疆界”统治边区的目的。该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稳定。“联蕃制夏”的西北边疆蕃官主要由部族首领演变而来,另外还有相当一些政策,其实早在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就已有了因功被授的一般部民,“韩存宝,本西羌熟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